干部的孩子也有真本事
□普嘉
近日,一项社会学研究显示,上世纪90年代后,北大学生中,干部子女占比呈上升趋势,到1997年,该比例达到39.76%,首次超过专业技术人员子女,更远超工人和农民阶层。北大学生中,来自干部家庭的比重超过其他阶层。
干部家庭的孩子上北大的比重远超工人和农民阶层,看到这一数据,不少人张口就骂特权“赢者通吃”,什么好处都让当官的占尽了,连上中国第一学府北大的机会也让官二代霸占。然而,冷静想想难道那些干部家庭的孩子不也是通过和大家一样的高考进入北大的吗?难道干部家庭的孩子就一定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吗?就算北京的孩子更容易上北大,而北京官员云集,孩子爸妈是干部的概率大,也不能说明在干部家庭的孩子就是草包。北京的孩子能进北大,就算高考分数比外地孩子的低,但在北京当地也要排名靠前才行。北大在外地招的少,那能进去的学生更是出类拔萃。只不过,这些高考佼佼者进了北大,一统计家庭背景,原来很多都是干部家庭的孩子。
其实,所谓干部家庭,普通公职人员的孩子也能笼统地在“家庭出身”、“家庭背景”一栏填“干部”,他们的父母未必是高级官员,也许并不能称作“官二代”。普通公务员有多大能耐,能让孩子不好好学习就能进北大?事实上,几乎全部能进北大的干部家庭的孩子,都是一步一个脚印,靠真本事考进去的。记得2009年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他就是个干部家庭的孩子,他的父系巫山县招办主任何业大,母亲为巫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卢林琼。本来何川洋考了文科状元进北大没有一点问题,但正因为父母利用特权,在少数民族加分上造假,最后弄巧成拙反而一所学校也没录取他。谁也不能否认何川洋的进北大的实力,不要画蛇添足的加分也能进北大,后来他复读一年照样顺利进北大。
何川洋的遭遇令人唏嘘,是个成绩优秀孩子,父母的特权反而害了他。这也证明,高考这道关口程序上是比较公平的,不是你父母有钱有权就能搞定的,还有可能搞砸。然而,父母的钱权可合法地用于让孩子提高成绩上,如送到最好的中学,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有钱请家教、上辅导班、重金买学习资料;衣食无忧,能让孩子不考虑生计,一心一意的读书……家庭条件好对于让孩子提高成绩绝对有用。相反,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学校教学质量堪忧,并且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无暇照顾他们,更管不了他们的学习;他们要走很远的路上学,要干农活等客观原因都让他们无法专心读书。这样一来,农村孩子考不过干部家庭的孩子也是理所当然的。
谁考得高、谁学习成绩好久让谁上北大。以考试分数论成败,干部的孩子上北大多是公平正义的,如果在比北大更好的世界名校里,统计来自中国学生的家庭背景的话,相信有城市户口、干部家庭的孩子将会占到更惊人的比例,因为穷人的孩子哪怕成绩再好,也没钱把孩子送出国。
表面上看,干部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才无可厚非,而实际上穷人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在学习成长阶段就远远落后于干部子弟,这也是一种不平等。不解决教育上的公平,就难以让穷人有向上流动的机会,难以打破阶层的固化。
(来源:3月25日四川在线)
新闻推荐
日前,记者就停车场收费一事采访毕节市政府驻贵阳办事处办公室主任文某时,文某反问记者:“你是党的喉舌人,你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党服务的,这个你要明确,这个问题你要鉴定清楚。”(3月27日贵州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