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发言人“危”在实话难实说
□张海英
在国资委去年首度公布121家央企新闻发言人名单一年之际,2月20日国资委又公布了2012年新版央企新闻发言人联络表。由于去年央企兼并重组,今年新公布的央企名单总计115家。国资委表示,新闻发言人也是一种“高危”行业,希望社会各界理解(2月21日《新京报》)。
从相关案例来看,高危行业是指危险系数较其他行业高——事故发生率较高,财产损失较大,短时间难以恢复或无法恢复的行业。具体来说,即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品生产以及道路交通运输的行业。以此来看,个别央企或许还属于高危行业。而央企新闻发言人现在也被称为“高危”行业,这就让人有些不解了。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称,新闻发言人是一项“高危”行业,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个人素质的差距,有时可能会被断章取义,也希望媒体及社会各界给予包容和理解。言外之意是,由于个人原因或媒体原因,新闻发言人这个行当不好干,干不好的话就有可能惹出麻烦来,不利于央企,也不利于个人。
事实上,央企新闻发言人说好干也好干,说难干也难干。之所以说好干,是因为新闻发言人只需要向媒体向社会实话实说就可以了,不需要藏着掖着。如果发言人坦诚“发言”,媒体和公众怎么会断章取义呢?很多时候舆论误解央企,主要原因还在于央企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彻底,让谣言跑到真相前面。之所以说难干,是因为说实话可能面临不少压力,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据环球网调查显示,在2月6日至10日的办公时间内,记者按国资委网站上所公布的121家央企新闻发言人联系表,逐一拨打发言人的手机与座机,结果显示:热线七成能接通,但提问回复率不高,部分态度还很恶劣。显而易见,央企新闻发言人制度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众所周知,这几年央企负面新闻缠身,如中石油“团购门”、中海油等多家央企卷入“受贿门”、中石化“天价酒”等,这些丑闻广泛传播,一方面是因为央企是特殊的公共企业;另一方面是因为丑闻本身具有传播价值,更重要的是,发言人的反应太迟钝,对真相的披露不彻底。
如果非要说央企新闻发言人是高危行业,很显然,这完全是央企新闻发言人制度没有落实、某些发言人个人素质不高、部分央企存在遮丑心理等原因造成的。进而言之,国资委作为央企的直接监管者,对央企新闻发言人负有监管、监督之责,发言人变成所谓的“高危”行业,监管者难道不该反思检讨吗?
如果某些部委新闻发言人都不能做到坦诚、负责,央企新闻发言人表现显然也不会很优秀。这既是因为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太晚,也是因为整个社会透明度不够。例如,社科院日前发布的《法治蓝皮书(2012)》显示:省级政府透明度七成不及格。很多政府透明度都不及格,我们怎能指望企业一下子就透明呢?
笔者以为,国资委把央企新闻发言人称为“高危”行业,有些耸人听闻,但却揭示出我们的央企普遍缺乏信息公开的意识,也缺少让13亿“股东”监督自己的勇气。如果央企都不愿透明,央企新闻发言人自然也就变成了“稻草人”。要想让央企新闻发言人从“高危”行业变成“安全”行业,央企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国资委更要当好榜样,并监督央企落实信息公开制度。
(据2月22日《法制日报》)
新闻推荐
2009年,时任云南寻甸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张文新在公休假期间,开着公车带着家人朋友去东川区给岳母迁坟,途中坠崖身亡。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张文新被认定对事故负责。张文新之子随后起诉当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