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教育助学:1.2亿助学金惠及17万学生

攀枝花日报 2012-01-10 09:42 大字

□本报记者 梁波文/图

一名贫困学生的新账本

2011年12月26日下午,在大河中学高二9班的教室里,18岁的王利平聚精会神地听着历史老师的授课。

王利平的成绩中等偏上,考试成绩在20名左右。成绩的背后,王利平总结那是因为不再为生活费、学费犯愁。“2011年,我领到了1500元。”

王利平所说的1500元,是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的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旨在资助就读普通高中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王利平所在班级里有30多名学生领到了这笔钱。

王利平来自布德镇巴关河村。父亲是家里的经济支柱,靠种农田、外出打短工维持一家的生计。今年年初的时候,因交通事故摔伤了头和腰。“家里主要靠父亲挣钱养家,母亲干家里的活计还要带5岁的妹妹。如果父亲挣不到钱,我的学费和生活费怎么办啊?”王利平告诉记者,因为他的生活费、学费家里十分发愁。

2011年春季开学,王利平的储蓄卡上多了750元钱,这是学校发的助学金。节俭惯了的王利平开始有了一个自己的账本:“每个月省着花,除了交必要的学习资料费外,还能往饭卡上充钱,最重要的是可以少向家里要钱了。”

把钱真正用到需要的孩子身上

在大河中学的办公区,副校长莫如奎给记者出示了一组数据:2011年,全校共计有2747人次接受了来自国家、省、市的助学金共计2239870元。其中,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1932000元。2011年,大河中学高中段的学生有1288人享受到了这项政策补贴,每一学期一次性发放750元钱,每学年1500元;初中段学生有587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了每学期500元的生活补助和每学期100元的肉食补助,目前生活补助已发375元,另外的125元已经到账。

莫如奎告诉记者,仁和区是“8·30”地震的受灾县(区)之一,所以根据地震灾区“一免一补”的政策,农村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每生每学年300元标准减免学费。

“除了国家、省、市的助学金外,来自社会的各种捐资助学款也纷至而来,”莫如奎告诉记者,“我们学校还有425名学生得到了每学年1000元的李嘉诚助学金。”

“教育助学金就是要给家庭困难的学生铺建一条就学的绿色通道,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力,不能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而影响学业,所以要把国家、政府的钱真正用到需要的孩子身上。”26日,在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刘开清说。

刘开清感触很深:“党和国家这些年来,对普通老百姓的惠民政策是实实在在的,就说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助学金吧,完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刘开清介绍,2011年,全市教育助学资金主要落实了三个大项,一是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二是资助中职学生,三是资助普通高中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印证】

2011年,全市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47880人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93902人全部免费提供了教科书,做到了“应免尽免”;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贫困学生21397人发放生活费补助,完成目标任务16210人的132%,做到了“应补尽补”。全年中央、省、市、县共计下达“两免一补”补助资金9031.61万元。

2011年,全市资助中职学校学生17439人,其中享受国家助学金学生9772人、免学费学生6905人、减教科书费学生762人,完成目标任务9200人的190%;对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一至二年级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了生活费补助,对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职学生全部免除了学费。金额分别为:2010秋季—2011春季2139万元,2011秋季—2012春季2655万元。

2011年,全市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高中段家庭困难学生6265人,金额923万元。

2011年,全市共计完成了1.2亿多元的助学金发放,惠及全市17万中小学生、中职学生。

新闻推荐

近期网站用户信息被泄露事件查处情况

据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华春雨赵琬微)记者10日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获悉,近期一些媒体报道或在网上流传的数家网站用户信息被泄露的事件,引起互联网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相关事实已由公安机关查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