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暖心和风拂西城 ——平安西区建设工作纪略

攀枝花日报 2012-01-18 09:39 大字

稳定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平安是构建和谐的基石。

近年来,西区以“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大整治、大管控、大巡防”为抓手,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了“两节”、“三会”期间的平安稳定。

调处矛盾纠纷

推动事要解决

2011年,西区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畅通信访渠道,继续加大来访接待、来信督办及信访案件的办结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全区来信来访与上年相比,信访总量批次下降12.29%,人次下降1.18%。特别是在全国、全省“两会”期间实现了“零进京”、“零赴蓉”目标。

——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活动。区委、区政府领导严格按照接访日程安排,先后接待群众来访共计62批314人次,严格落实了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和领导包案制度,认真协调处理群众来访诉求,解决了一大批重点疑难信访问题。比如,区级领导多次主动约访煤炭采空沉陷区居民代表,通过沟通、协商,调整方案,顺利完成了“煤炭采空沉陷区河门口安置点摇号分房”工作。

——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严格责任查究制度。西区在涉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和敏感事项等方面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全区包案领导严格按“五包”责任制要求,切实做到“包接待、包处理、包协调、包督办、包稳控”。2011年,区级领导共包案19件,化解率达86%,部门领导包案61件,化解率达90%。对信访突出问题、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不当,造成恶劣影响的,严格按照规定,严肃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严把疑难信访专项资金使用关。深入推动“信访积案清仓”行动,共排查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诉、劳动保障等信访突出领域的积案15件,化解率100%。建立专项资金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和特殊疑难信访问题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台账制度,充分发挥了专项资金在调节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完善督查督办和复查复核制度。西区把督查督办作为解决信访问题的重要一环,相关区级领导积极组织和参与干部下访活动,经常到镇(街道)、村(社区)和分管部门进行巡回指导,针对群众反映的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疑难信访问题,通过部门通力协作,均做到了限时办结。坚持信访复查复核制度,2011年没有退回重办案件。

落实“挂包帮”

促均衡发展

2011年,西区在“挂包帮”活动中,始终坚持“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治标与治本、发展与增收”相结合,累计帮扶困难群众20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生产生活资金58万余元,为互助村(社区)落实项目45个,切实改变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

——完善机制,健全帮扶网络。全区6个街道、1个镇均有1名区委常委直接联系;32个社区、10个村均有1名区级领导长期联系,并且每个村和社区固定由2-3个区级部门结对帮扶;每个区级部门的科级领导干部均联系1-2名帮扶村(社区)的困难家庭,实现了对基层联系帮扶的全覆盖。目前,全区55个机关单位、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分别与42个村、社区结成了长期帮扶对子,300余户基层困难家庭与机关干部建立了固定扶助关系。

——领导挂帅,带动帮扶落实。28名区级领导分别带领各包村(社区)部门,组成固定的包村(社区)工作组,深入全区10个村、32个社区开展调研。每个工作组由区领导指定一名联络员,确定一个牵头单位,协助区领导做好挂点、包村工作的联络、沟通、统筹、协调工作。截至目前,区级领导共开展基层调研68人次,区级各部门开展帮扶活动98次。

——多措并举,帮扶成效显著。依托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农林畜牧局、就业局等机关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了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仅竹林坡村就有90余户人家新种植花椒100余亩,平均每亩产值可达5000元。继续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投入80余万元打造庄上村、新庄村综合治理示范片,新增大水井村等5个村进入全省千村工程。积极推进社会救助福利中心建设。继续做好新农合工作,新农合参合率96.41%。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不断壮大畜禽、芒果、椪柑等特色产品基地,积极发展泉水鱼、苏铁山药、 鸡等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大力实施农民向城镇集中,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格里坪镇被列为全省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4个试点镇之一,新庄村等7个村被列入全省“五十百千工程示范村”。

着力管理创新

维护社会稳定

近年来,西区各级各部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认真妥善解决和处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力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全力化解涉法涉诉矛盾。西区政法各部门认真落实案前调解、检调对接、诉前调解、法律服务等相关规定和制度,全力化解涉法涉诉矛盾。全年政法各部门“一把手”亲自参与办理涉法涉诉案件10余件,省委政法委督办的刘某某案件得到妥善处理,广厦建材等国有改制企业遗留问题以调解结案的做法得到了省高院和市委政法委的充分肯定。

——创新维稳工作机制。2011年,西区通过坚持“服务发展、民生为本、夯实基础”三个原则,运用“领导包案、专项攻坚、部门联动、属地管理”四种手段,筑牢“风险评估、排查预警、一线处置、矛盾调处、依法打击”五个平台,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全年未发生在省内、市内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五心”矫正促和谐。目前西区有矫正对象99人,其中缓刑35人、假释11人、管制1人,暂予监外执行7人,剥夺政治权利45人,无脱管漏管,无一重新犯罪,矫正成功率100%。一是“真心”对待社区矫正人员,不歧视不包庇,用真情感化他们。二是“关心”帮助社区矫正对象,着力解决矫正对象的生计问题。三是“暖心”感化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矫正工作者以爱心温暖着每一个矫正对象,特别是急需帮助的对象。四是做好矫正对象的“贴心”人,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提供保障。五是带着“责任心”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

注重人民调解

妥善安置帮教

2011年,西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把纠纷化解在基层,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为全区的社会政治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构建全方位调解网络。由司法牵头,在镇(街道)、企事业单位、村(社区)、车站、规模市场(商场)、景区建立了调解组织和调解室。目前,全区共有调解组织和调解室125个,专兼职调解员798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民调解网络体系。

——塑典型,化“三案”。西区大力塑造人民调解先进典型,冯仲书获得市“十大调解能手”称号;区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清香坪街道调委会、河门口街道调委会由于成功调解多起重大矛盾纠纷,获得市“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以活动为抓手,及时有效化解一大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积案、老案、难案”,切实为区委政府分忧解难。2011年,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85件,调解成功1537件,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分别达100%和97%。

——强化安置帮教措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安置帮教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强组织管理,健全工作制度。重点做到“五个及时”:一是及时造册建档;二是及时家访;三是及时签订帮教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帮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四是及时进行法制教育;五是及时制定和落实帮教措施。目前农村刑释解教人员,均落实了责任田或外出务工;在城镇的,通过安置就业、推荐就业、自主择业等方式进行了妥善安置,安置率达86%,帮教率达到100%。

“五举措五提升”

警民关系更亲

西区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建设平安和谐新西区”为目标,积极落实“五项举措”,努力做到“五个提升”,警民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开展换位体验活动,干警执法为民理念进一步强化。2011年3月以来,西区政法各部门广泛开展深入辖区矿区、工地“当一天农民工,当一天煤矿工”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政法干警的执法为民意识。年内政法各部门组织干警先后开展了换位体验活动,与群众开展面对面交流600余人次,帮助、协调群众解决困难、难题230余件,有效提升了广大政法干警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进驻政务中心窗口,提升群众满意度。西区公安分局于2010年4月19日在全市率先将公安机关涉及的治安、户政、消防、交通4大类32小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面进驻西区政务中心。2010年4月至今,共接待群众33.3万人次,受理各类申请21.7万件,办结21.7万件,办结率为100%,群众满意度100%。

——强化社区警务建设,提升社区防控力。建立城市、农村社区警务室34个,配备社区民警39人。采取固定、弹性和错时工作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积极构建社区联动格局,确保重点区域重点时段“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同时,社区民警动员各住宅小区物管公司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动员高发案住宅小区安装门磁系统、电子狗等防盗报警器,最大限度地减少可防性案件,全力打造平安社区。

——开展帮扶助困活动,提升警民亲近感。2011年,西区政法各部门共走访困难企业78家次、困难家庭401户次,为企业、家庭解决实际问题225件;为困难群众发放慰问金及购买慰问品折合人民币55000余元。

——开展打防管控工作,提升群众安全感。2011年,西区以打击破案为突破口,先后组织开展了“春雷行动”、“百日集中行动”、“清网行动”等多个专项行动,成功打掉了以周某、张某为首的两个涉恶犯罪团伙;破获命案4起;将侦破打击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侵财案件作为刑侦工作重点,全年共计侦破各类侵财性犯罪案件351起;在打击毒品犯罪中,共破获各类毒品案件146起;在清网行动中,抓获省、市督办逃犯33名。据统计,全年共破获刑事案件668起,破案率同比上升14.2%。

突出民生案件

强化执行效果

2011年,西区加大对民生案件的审执力度,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高效审结、执结民生案件。全年共受理民商事案件865件,审结821件,结案率94.9%,其中调撤率达68.5%。

——拓展民意沟通渠道,群众利益诉求得以保障。深化“一对一”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制度,开展“法院(庭)开放日(月)”、送法进校园活动、扎实开展“三进三访”活动(进农户、进社区、进企业,访民情、访民意、访民难)。在不影响法院司法公正的前提下,积极为村组、企业提供就业、依法经营等法律指导。全年共开展各类送法和服务活动20余次,受教育、得实惠人员达4000余人次。

——强化执行管理,保证案件质量,提高执行效率。2011年,共执结执行案件223件,执结标的1347.3万元,其中达成和解158件,强制执行31件,提供司法救助5人次,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队伍建设,转变执行理念,增强执行能力。坚持把申请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树立“为当事人服务、对当事人负责、受当事人监督、让当事人满意”的工作理念。加强队伍廉政建设,确保“五个严禁”在执行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

——创新执行机制,优化执行环境。建立媒体协同、提前介入、执行联动、执行救助等机制制度,执行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工作行为,完善执行流程。强化执行工作管理,坚持执行合议、执行听证制度,规范执行法律文书,严格执行报告制度。截至目前,辖区内没有因执行处置不当造成的赴蓉进京上访案件,没有因执行处置不当造成不稳定因素或导致人员伤亡案件,没有国家机关、党政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特殊主体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或者非法干预执行的案件。

新闻推荐

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1日上午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讨论即将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会议决定,将这个文件发往各省、自治区、直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