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亲民“社区QQ群” 3大创新服务基地6支志愿者服务队108名在职党员进社区 草场街街道:“六型社区”亲民助民零距离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众基础机构,为我们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范围内的居民起着桥梁作用,做着一些日常生活中沟通连贯的服务。近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草场街街道从亲民、近民、助民的细节出发,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阵地作用,针对辖区下岗人员多、弱势群体多、单亲孩子多的三多实际,全力整合辖区资源,建立了三个全省首家挂牌的服务基地,搭建关注民生的“活动舞台”,打造独具特色的“六型社区”从而实现小社区大民生的服务新格局。
“六站一体”
构筑“温馨港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使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更好地服务民生,草场街街道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民需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积极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全力打造温馨和谐社区。建立起了“六站一体”综合服务区,内设党员管理服务站、弱势群体救助站、劳动保障服务站、医疗卫生保健站、社区治安管理站、群众信访接待站,并积极协调区直相关职能部门进入“六站”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各工作站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主要职责,确立了重点服务项目和服务形式,使居民在救助帮扶、劳动就业、看病就医等方面享受到了便准化服务。
社区的功能就是服务,这一点草场街街道的全体工作人丝毫不敢马虎。他们以社区综合服务区为依托,建立居家养老、基本医疗、矛盾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科技宣传普及、市民教育、文艺活动等便民服务点,构筑了草场街社区服务局域网,使辖区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还建立了“草场街社区QQ群”,向居民群众公开QQ号码,社区居民可以免费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上网、文字、文本交流,直接咨询政策、了解信息、反映情况、进行投诉。另外,社区党总支部积极组织社区内有热心、有爱心、有特长的党员,组建5支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还以“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为契机,为108名驻社区的在职党员建立了服务社区档案,并根据党员的职业、年龄、专长等特点,组建6支志愿者服务队,引领他们积极参加政策宣传、法律咨询、美化环境、治安巡逻等活动,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一个中心”
丰富居民生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曾经的吃饱穿暖。为了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街道党工委紧扣辖区居民群众多、健身场所匮乏的实际,充分探索辖区单位共建资源,于2009年6月在兰州十中成立了“草场街街道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配备了阅览室、微机室、乒乓球馆、健身走廊等一系列的活动场所,并免费对辖区群众开放,这在全省范围内尚属首家。中心成立近两年来,已组织举办了由辖区居民、单位等参加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两次,不仅为群众的文化体育活动交流搭建了平台,还在辖区内营造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目前,中心已建成了包括占地2000余平米的体育场、400余平米的微机室、400余平米的图书室以及占地600余平米的乒乓球馆在内的综合性场馆,并仍在不断的扩大和充实中。中心的成立为驻区部队、辖区单位和广大市民搭建了一个更新、更好、更优的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科普活动、文体娱乐的平台,不仅丰富了市民业余文化生活,陶冶市民生活情操,促进社区单位、居民相互间沟通和了解,更填补了草场街街道辖区甚至整个黄河北地区没有比较完善的文体活动场所的空白。
“爱心家园”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为把贴心的服务真正送到居民心坎上,街道针对居民中的特殊群体和部分居民的实际需求开展服务,改进服务方
“六型社区”
一居一色服务无盲点
打造“六型社区”,形成一居一色党建工作新格局。街道积极加大社区党建工作力度,积极打造“一居一色”党建工作格局。从把社区工作做“亮”做“特”入手,按照各社区实际不同,分别培育其自身特色,努力将各社区打造成让辖区居民满意的社区。通过“六型社区”建设,把各种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了提升。
草场街社区:发挥居家养老特色工作,以“亲民近民助民,服务零距离”为载体,积极打造成“关爱型社区”。
五一山社区: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代理妈妈特色工作,以“爱心妈妈阳光行”为载体,以“儿童之家”为依托,打造成“阳光型社区”。
大砂坪社区:以法制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和省警察学院为资源积极开展“法律援助社区行”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参观法制教育基地、法律援助等有效载体建设“法律园区”,打造成“平安型社区”。
砂坪村社区:充分发挥辖区学校多、离退休教师多、书画爱好者多、各类人才资源存足优势打造“文化社型区”。
安乐村社区:充分发挥党总支党员优势多、有特长党员多的特点,积极开展党员服务岗位认领活动,以“作群众贴心人”为载体活动,积极建设为“和谐型社区”。
怡景新村社区:发挥邻里援助站特色工作,以“邻里援助手牵手”为载体积极开展邻里和谐活动,建设为“温馨型社区”。
“三大基地”
实现服务网格化
法营造满足居民所需的“爱心家园”。比如,错时预约服务,就是针对社区作息时间与部分居民办事时间不同步的实际,社区党总支部实行了“错时工作法”。正常工作日延后1小时下班,非正常工作日内安排一名社区干部坐班做好接待工作。对值班人员暂时办理不了的事情,采取预约登记的办法,保证了社区服务无盲区、全覆盖。结对包联服务,针对社区内离异家庭子女、个别留守儿童、刑满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社区党总支部充分发挥社区“五老”人员的作用。
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和外地迁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社区党总支部积极与辖区学校进行沟通,开展专项关爱服务,争取校方理解和支持,使七八名学生享受到了与当地孩子相同的权利。针对部分居民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问题,社区党总支部通过上门走访,调查了解他们的服务需求,并建立了个人档案,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进行登记服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街道以全省首家“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基地”在街道挂牌成立为契机,组织志愿者同辖区内的空巢老人和单亲、弱势群体孩子结对帮扶,真真切切地为空巢老人和孩子们提供服务,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幸福、更美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同时,积极鼓励志愿者在社区进行挂职锻炼,不仅有利于开展志愿服务,还增长了志愿者的见识。社区是温馨的代名词,为了能让辖区每位居民都成为受益者和传播者,街道在城关区“爱心集结号”网站上成立了街道志愿者站,并重新整合了辖区志愿者服务队,将整个辖区所有志愿者采用网络化管理,实现志愿服务与被服务信息对接,在街道的积极协调努力下,辖区居民踊跃参加,成立了“公益心联盟”社区志愿者基地,在辖区内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而说到“儿童之家”儿童活动基地这个流动儿童的乐园,如今已经过了一岁的生日。当时针对社会大量出现的“流动儿童”问题,街道积极探索资源共享、共筑、共建途径,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了一所专门为流动儿童服务的“儿童之家”,并发动辖区内的兰州电力技校、武警城关中队、社会统战人士及“爱心爸妈”等多个志愿服务团体参与到“儿童之家”来,对孩子们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活动,和孩子们“心连心,手挽手”,让这些孩子在家庭之外又多了一个家,多了一份温暖。同时,还积极与心理咨询中心联系,在“儿童之家”挂牌成立了社区心理辅导工作站,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孩子提供心理辅导,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有勇气说话、有地方说话、有对象说话”,从心灵深处开拓一片成长空间。
新闻推荐
精细管理畅交通洁净兰州迎盛会 ——七里河区迎接“重大节会”前期工作纪实
日历一页页翻去,我们即将迎来兰州国际马拉松赛,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第十七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兰州赛区,还要迎接创建全国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