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消费·陷阱·维权 □唐伟 本报记者 王南桢文/图

攀枝花日报 2011-03-15 20:05 大字

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消费者在遭遇消费陷阱后的维权经历,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在消费中应注意收集证据,以免维权时无依据,很难挽回经济损失。

快递包裹未保价,消费者很受伤

去年4月,封先生通过某快递公司邮购了价值1000多元的进口药品和化妆品。当包裹寄到后,封先生竟然发现里面装的是小石头和石灰。

封先生来到炳草岗工商所消费者投诉站投诉该快递公司,要求快递公司返还原物,或赔偿损失。但快递公司称他们也不知道包裹是在什么时候被调包的,双方对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协议。

工作人员调查发现,封先生的这个包裹未填写保价金额,在赔偿时只能按快递费的3倍赔偿,而不能以邮购的药品和化妆品的实际价值赔偿。

经调解,该快递公司赔偿了封先生250元(邮资的5倍)。

今年年初,市民杨女士网购了两张光碟。当包裹到达市内某快递公司后,因该公司工作人员没有通知她本人取包裹,从而造成包裹被盗。

1月11日,杨女士来到炳草岗消费者权益保护站投诉,要求该快递公司赔偿经济损失。

在调查取证中,工作人员发现杨女士的快递包裹跟封先生的一样没保价。经调解,快递公司按其实收快递费10元的3倍赔偿,而不能按两张光碟的购价赔偿。

市工商部门执法人员提醒市民,在办理快递业务时,尤其是在办理手机、电脑等贵重物品的快递业务时,最好购买“保价”。按照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规定,“邮政企业对给据邮件的损失依照下列规定赔偿:(一)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或者全部损毁的,按照保价额赔偿;部分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保价额与邮件全部价值的比例对邮件的实际损失予以赔偿。(二)未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赔偿额不超过所收取资费的三倍;挂号信件丢失、损毁的,按照所收取资费的三倍予以赔偿。”

服务卡藏陷阱,消费者要当心

近日,市民陈女士来到炳草岗工商所投诉:她在炳草岗的某美容院美容时,该美容院承诺办理一张3000元的美容卡后便可以享受“终身免费美容”。等陈女士办完卡后才发现该美容院所说的“终身免费美容”只是免费用消费者购买的产品进行护理,一旦产品用完不再购买,也就相当于自动放弃了终身免费的优惠。

陈女士觉得该美容院的行为欺骗了消费者,要求退还办理的美容卡。在工商人员的调解下,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

而曾大妈也因办美容卡的事烦闷了好一阵。

去年1月底,60多岁的曾大妈到某超市购物,途中遇一美容院工作人员拉她去免费体验泡脚、洗脚。在洗脚过程中,服务人员一边洗,一边说洗脚对中老年人很有好处,动员她办一张年卡(1680元),相当于35元一次,还要免费送4次。

曾大妈觉得既然洗脚对身体有好处,就同意办了一张年卡,因她当时身上并没有带钱,美容院派服务员到曾大妈家中去拿的钱,连发票也没开。

洗了几次后,服务人员又对曾大妈说:“我们美容院正在举行活动,如果你转成三年卡,再补3100多元,就能享受更多的优惠,算起来一次只有17.5元,三年可以洗298次,亲戚朋友都可以来洗。”

“当时听她一讲,我就糊里糊涂同意了,工作人员又跟我回家补交了3100多元转了一张三年卡,他们连一张收据都没开。”3月12日,曾大妈回忆道。

曾大妈回到家静下来一看,发现美容卡上并没有美容院工作人员所宣传的一共可洗298次的标注,加上那天洗脚按摩后,感觉有些不适,她觉得美容院“忽悠”了她。

后来,曾大妈就找到该美容院要求退卡,美容院负责人没有答应她的要求。于是,曾大妈到市消费者权益投诉站投诉。

在工商人员的多次调解下,该美容院退还了曾大妈2000元钱,其余的钱转成卡。

“经过这次折腾,我再也不想去洗脚了,我儿子将卡送给他朋友了。”曾大妈说。

工商部门有关人员说,现在,市民美容、美发等服务性消费很普遍,在购买这些服务时,千万不能一听商家“忽悠”就冲动消费。在购买美容等服务卡前,一定要维护好自己的知情权,详细询问所购买卡要提供服务的内容、时间等,并签订书面合同,必要时请提供服务的美容院做出书面承诺,以掌握有利的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婚介服务迷局,消费者须清醒

前几天,市民伍先生到工商部门投诉。

他说,3年前,他到炳草岗某小区附近一婚介所登记征婚。婚介所一位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他,在了解了他的个人信息后搬出几大本登记册,称里面全是女性征婚者的资料。

当时,伍先生看到里面的一些女子条件不错,便提出和她们见面,但工作人员要求他先交费成为会员,然后才能安排见面。

伍先生交了2880元成为会员,一周内他分别与“国企白领”、“中学老师”、“银行职员”3位女士见面(规定见面须消费)。伍先生感觉这些女士的言谈举止跟婚介所介绍不符,要求该婚介所退会。

但该婚介所负责人不同意他退会,并承诺:“我们会一直为你服务,直到你满意为止。”

3年时间,伍先生见过10多位女士,都感觉“不对劲”,随后渐渐也没了兴致。

工商人员在调查中发现,该婚介所有夸大宣传,虚假宣传,引诱消费者入会消费嫌疑。经调解,该婚介所答应了伍先生退会的要求。

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在看到婚介所广告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轻信广告及婚介机构的说辞;对于通过婚介所介绍的对象,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消费者要与婚介机构签订书面婚介服务合同,约定好服务时间、介绍人数、成功率等。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蔡玉高记者日从南京市公安部门获

新华社南京3月17日电(记者蔡玉高)记者17日从南京市公安部门获悉,与河南流入南京“问题猪”一事相关的8名犯罪嫌疑人目前已被南京警方刑事拘留。15日,有关媒体曝光了河南生猪产区养猪户利用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