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西固区寺儿沟城中村改造全面启动3年内全体村民和居民将住上新楼房

兰州日报 2010-12-10 04:31 大字

【本报讯】 寺儿沟村位于西固城区东南部,与繁华的福利区毗邻接壤,全村390户,包括村民和居民共计990人。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劳务输出和房屋出租。近日,记者在寺儿沟村采访时了解到,寺儿沟村的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拆迁工作已经全面展开。3年内,该村社区的990名村民和居民将彻底摆脱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住上整洁的新楼房。

据寺儿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富兵介绍,自市政府作出加快实施城中村改造的工作部署后,村上两委班子带头走家串户宣传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政策,让村民们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城中村改造给大家带来的好处,给城市带来的变化,赢得了广大群众对拆迁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截至目前,一期已拆除70个院落,2万多平方米。据了解,寺儿沟城中村改造共有“农转非”户159户,278人,居民231户,693人。城中村改造范围内土地面积560.8亩,由政府最初制定的异地搬迁安置方案到现在的就地安置,市政府调整出300亩绿地作为村民安置用地,用于建设用地263亩,其中47亩为村民安置用地。

今年76岁的王富杰是土生土长的寺儿沟居民,虽说几十年的农村生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看着旁边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和一个个动工建设的重点项目,也免不了有些心动,听说要进行城中村改造,王富杰第一个签订了拆迁协议。他告诉记者:“我原来以为这辈子是离不开这个村子了,可没想到,3年内我们也能住上新楼房了。”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该安置楼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所有住房类型有大、中、小套,以中、小套型设计为主,让村民们能够拥有更多套住房,实现有房可租,增加收入。

王富兵告诉记者,寺儿沟有一部分村民是“两半户”相当一部分人的收入都是靠自建房屋收房租所得为主,虽然村民们能够通过城中村改造工程的建设住进都市化的楼房,但毕竟失去了原有的主要收入,况且搬进楼房后,尽管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却失去了主要收入,而且还要缴纳水电费、暖气费和物业费等各种费用,所以会导致很多人宁可住简陋的平房,也不愿接受拆迁住进高楼,这也是少数村民不愿意拆迁的原因。王富兵说,实际上我们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进行房屋设计时主要以中、小套型为主。这样一来,很多村民能分配到的不只一套住房,多余的还可以继续出租。村上考虑今后实行统一管理,即使房屋租不出去,村上每月给村民房租费,以增加家庭收入。村民入股后还可以分红,小区物业公司还可解决70多名剩余劳动力就业。同时按照城中村改造政策规定,男60周岁,女55周岁就可以每月领到684元的社会养老保险金,在缴纳养老金时,政府承担60%,集体和个人承担40%,但考虑到村民的经济负担,个人承担的部分由村上统一缴纳。村上每月还要给满5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160元的养老金,给16周岁以下本村(原农户)未成年人,每人一次性给予5000元的补助。村上还考虑下一步给上学的孩子提供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经费。总的来说,城中村改造后,寺儿沟村村民的收入、生活、居住都会有一个大的改观。

新闻推荐

走进商场宣传交通安全

12月15日,东岗交警大队根据年终岁尾商场市民多的有利条件,开展了交通安全进商场活动。活动中,交警在辖区大型商场通过播放事故光盘、发放材料等形式展开宣传,使更多市民了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