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新华社记者刘宝森记者采访发现受种种压力影响一些大学

攀枝花日报 2010-03-24 23:52 大字

■ 新华社记者 刘宝森

记者采访发现,受种种压力影响,一些大学生遭遇“睡眠问题”。医学专家建议,除改变不规律生活习惯外,学生应学会自我减压,调节心态,保证良好睡眠。

“睡眠问题”危及高校学生

对武汉大学研究生张华来说,现在是求职关键期,在招聘考试、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等的压力下,他出现了睡眠障碍。“我有多梦症,睡眠比较浅,容易惊醒。白天感觉精力很难集中,颈椎和脊背经常酸痛。”

“今年一直在实习,毕业论文还没有开始写,不敢想象毕业前最后一个月写论文时昏天黑地的日子。”他说,“平时熬夜有三件东西是必备的:烟、咖啡和泡面。”

对张华来说,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首要事情是找到合适的工作,论文只能拖到最后。他说,写论文可能要“临时抱佛脚”,但仍要保证质量,所以要全力以赴,不惜通宵达旦。

以往,“睡眠有问题”多为年长者的事,但现在“睡眠问题”危及年轻人。采访中,一些年轻人除了将“夜不能寐”的原因归于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外,还坦言不断加重的考研、就业、房价攀升等压力让他们焦虑不安。

搜狐网近期发起的3·21睡眠日调查中,25%的参与投票网友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66%的网友在晚上睡觉时会经常做梦或翻身;出现睡眠问题后,39%的人选择放任自流;参与调查的人中有51%年龄在20岁到30岁之间。

医学专家:睡眠问题隐患多

睡眠不足和其他睡眠障碍对身体的危害早已不是新闻。城市亚健康人口增多、白领电脑工程精英猝死、疲劳驾驶引发的车祸等证明睡眠健康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众问题。

有类似睡眠困扰的外交学院研究生王军说,考研前的几个月,因为精神压力很大,晚上经常失眠。有时晚自习结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熬得无法忍受了,凌晨一两点钟爬起来去自习室看书。

王军坦言,经常性的作息不规律和失眠让他体质变差,容易感冒,有时还会头晕、耳鸣。“我的问题还不算太严重。一位同学曾因查阅资料连续通宵上网,身体出现严重问题,不得不去医院治疗。”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杜怡峰认为,高校学生的这种生活习惯短期内可能影响不大,但持续下去会对他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他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的睡眠节律可能会被打破。这对人的机体免疫力和器官都会造成危害,带来免疫力和康复能力下降,甚至可能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疾病发作。还有可能导致神经衰弱、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构建身心和谐

据悉,为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不断遇到睡眠问题,但不少年轻人却“从没听说过‘世界睡眠日\’”。

“我觉得相关组织和部门应该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睡眠的重要性和睡眠障碍可能引起的危害。这样我们才能逐步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更重视睡眠质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王军说。

他认为,大学生睡眠问题有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比方说时间相对充裕,生活弹性较大,可以认定为阶段性问题,如果加以引导,加上自我调整,应该可以纠正。

杜怡峰说,大学生应该注意构建身心和谐,主动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规律,改变不良嗜好,多进行健康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因为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睡眠的昼夜交替规律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同时学会自我减压,保持相对平和的心态。

张华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在春天,又是周日,他暂时抛开一切,用一次不被打扰的睡眠来度过这个节日。

新闻推荐

魏村长 ■ 李晓

他背着双手,在村子里急匆匆地赶路,偶尔停下来,对着一头在田里耕作的水牛大声训斥几句。这是魏村长在村子里巡视春耕生产时的一幅剪影,一晃,已经三十多年了。魏村长是我老家一个村子里的最高“行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