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攀钢钒技质部人人共享“精神大餐”

攀枝花日报 2009-11-08 09:31 大字

本报讯(李利苹 刘彦恋报道)“非常实用,这批‘精神大餐\’真好!”11月2日,在攀钢钒技质部钒检站“职工书屋”里,该站化验工周雪芹和安全员陈丽萍分别手捧《化验员读本》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爱不释手,并不约而同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据悉,除钒检站职工书屋外,该部还有另一个职工书屋和6个“班组图书角”,拥有经管励志、专业技术、生活保健等各类图书500余册。

近年来,技质部一直致力于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职工队伍建设,开通了局域网学习阵地,将各类讲座、培训讲义、管理业务知识和电子书在OA网上转发,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充实了图书室书籍,每月在局域网发布技术书籍到货、借阅情况,方便职工借阅,并每年以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引导和鼓励职工学以致用。多种途径的实施已经在该部职工中形成了爱学习、爱读书的浓厚氛围。

技质部因点多、面广、线长,岗位十分分散,职工到部里借阅图书十分不便。该部工会根据调研,决定在职工相对集中的站(室)、车间以及部机关建立“职工书屋”,在职工相对分散的站(室)、车间,建立“班组图书角”,对其他暂时没有条件的站(室)和班组则设立“流动书架”,对各“职工书屋”、“班组图书角”、“流动书架”的图书实行定期交换。为确保选购、配送的书籍职工爱读、读有所得,该部工会在职工中进行了调研,征集了购买书籍的种类、名称,力争将职工所需的每一册书籍选购回来。该部工会主席告诉笔者,为确保图书得到及时更新,并逐步形成覆盖全员的读书设施和图书资源网络,除工会每年投入一定经费补充和更换图书外,还每年举办图书捐赠活动,鼓励职工为“职工书屋”和“图书角”捐献自己读过的好书,并通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等形式,鼓励职工在学好书的同时用好书。

新闻推荐

替人“消灾” 刑庭庭长自我毁灭 ■ 新华社记者 刘云伶

刑事审判法官因手握生杀大权,不仅是社会公正的防线,更是惩恶扬善的“利剑”。然而,这把“利剑”却成了一些法官敛财的工具,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减灾”。前不久,因受贿罪和玩忽职守罪获刑六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