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恋》:王蒙的爱情观

济宁晚报 2019-08-05 11:05 大字

崔建飞

《人民文学》2019年1月号发表了王蒙中篇小说新作《生死恋》。两年多从前,《人民文学》为纪念王蒙在该刊发表名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1956年9月号)60年,推出了作者中篇小说《女神》(2016年11月号)。这三篇重磅作品的主题并不相同,但层层深入历史与灵魂的深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写人们的精神意志,在从革命到和平的过渡时期所遇到的考验;《女神》写人们的忠诚品格历经种种曲折所遇到的考验;《生死恋》则是写人们的爱情生活,在当前从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发展,金钱和物质前所未有的富足时期所面临的考验。

《生死恋》的故事从上世纪50年代北京胡同一座四合院讲起。院子主人是德文专家吕奉德和年少夫人苏绝尘,另住吕先生秘书顿永顺等。王蒙置故事“在巨大的历史与地域跨度之中,在急剧发展与变化的时刻”,力透纸背地发掘出了其中深刻内涵。

王蒙完全洞察爱情生活在物欲威胁下的种种乱象,把小说题目定名“生死恋”,显然要强调这个世界依然有爱情,有值得搭上性命的真爱,不管小说题目是否与38年前一部日本纯情电影重名,不管二宝的归宿是否由于与《红楼梦》林黛玉判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和《孔雀东南飞》男主角“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结局相似,却会显得老套和过气。

王蒙坚守相信爱情的立场,与当代很多作家保持了距离。多年来他不断重申,决不改变。也许王蒙执拗的守望,在时下文学风尚中颇像唐吉诃德跟风车作战,他笔下的二宝也必然在爱情与背叛的挣扎中,显得愚傻可悲。

在爱情遇到考验,爱情狼狈不堪乃至受到根本性怀疑的时期,正如哲学家胡塞尔所说:“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也许我们应该质疑的,是时尚而不是爱情,是浮躁一时的红尘而不是亘古不变的大道。譬如孔子,在春秋无义战、礼崩乐坏的时代,呼吁“克己复礼”。孔子的立场是从人性最基本的善良“孝”“悌”出发的。爱情和孝悌一样,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善良之一。甚至据当今科学研究,爱情具有原生性,是伴随爱情激素的分泌产生的情感,有关爱的行为都是源于爱情激素所起的主导作用。在人类历史的某个阶段、某个空间,人类最基本的善良,可能暂时被扭曲变形、失态迷茫、玷污侮辱乃至蹂躏践踏,人们会有暂时的信心动摇和方向迷失。当伟大复兴的希望即将化为现实,代价开启修复弥补之际,王蒙的《生死恋》恰是唤回东风的新枝。反倒是那些对爱情的怀疑质问,在爱情这尊古老又世世年轻的巨树面前,像是唐吉诃德和风车作战了。

《生死恋》中,良知在爱情背叛中承担着审判至少是最后审判的角色。即使是最无耻好色、屡教不改的顿可顺,良知也自然而然地出任了最后审判的角色,遑论一向克己复礼的二宝了。从王献之到聂赫留朵夫,人们的良心发现和由衷忏悔,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王阳明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有天理良知的存在,有对背叛的良心审判存在,相信并守望爱情,应有坚定不移的理由。

相信并守望爱情,正如人的意志不会消沉,忠诚不会更改,这是王蒙自执笔写作以来,始终坚持的人文立场。天不变,道亦不变,作为“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王蒙的人文立场,无论如何终究是弥足珍贵和可以指望的。

新闻推荐

日本2018年度虐待儿童事件数超15.9万起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初步统计:2018年度日本全国儿童咨询所接到虐待儿童方面的求助和通报后应对的事件数达159850起。8月1日,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