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发明”国庆节?
国庆是国家重要的节庆之一,那么,古代的国庆什么模样呢?虽然历史悠久,但中国古代却没有正规的“国庆”,与现代“国庆”意义较为接近的,恐怕要数唐玄宗为了庆贺自己生日,专门设置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千秋节”。
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宰相张说上表建议,鉴于唐玄宗的功绩,将他的生日农历八月初五,设为“千秋节”,庆祝太平盛世。将皇帝生日设为全国性节日,在此以前还无先例,因为唐玄宗喜欢表中“千秋万代”的寓意,还戏称这是“自我作古”,并没有反对。第二年文武百官便再次联合上表,“一致要求”将唐玄宗生日设为“千秋节”。唐玄宗终于同意了这个建议。
据《旧唐书》记载:“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宴百寮于花萼楼下,百寮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唐会典》也记载:“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右丞相薛曜、左丞相张说等上奏,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并规定每逢此日,朝野同欢,“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
以后,每到这一节日,全国上下放假三天以示举国同庆,民间张灯结彩,鞭炮齐鸣,跟过年一样热闹。朝臣敬贺,百姓奔走把酒欢庆,热闹非凡,轰轰烈烈。
为庆祝第一个千秋节,唐玄宗搞得很隆重,在花萼楼前举行盛大的宴会和乐舞表演。教坊为此专门创作了一部大曲《千秋乐》,与《蝶恋花》《清平乐》等教坊大曲一起上演,其中最有名的乐舞,当数唐玄宗编写的《霓裳羽衣曲》,由15岁以下少女组成300人的大型舞队表演,阵容强大,气势恢弘。
唐玄宗还命在勤政楼下广场举行舞马等百技表演。据《明皇杂录》载,唐玄宗手下的梨园弟子,曾为“千秋节”专门训练了百余匹舞马。表演时,要选数个“少年而姿貌美秀者”伴奏乐曲,曲目有《倾杯乐》《千秋万岁曲》等。舞马随乐曲或“奋首鼓尾,纵横应节”,或在安设的3层木板上“旋转如飞”,或在大力士举起的床榻上纵身跳跃。最后,以舞马微蹲后腿,衔着酒杯给唐玄宗敬酒祝寿,将表演推向高潮。
《唐会要》也记载了庆祝“千秋节”的盛况:“每千秋节,舞于勤政楼下,后赐宴设酺,亦会勤政楼。其日未明,金吾引驾骑,北衙四军陈仗,列旗帜,被金甲……”又云:“其时,金吾及四军兵士陈仗而立;太常设乐;教坊大陈山车、旱船、走索、丸剑、杂技、角抵、百戏,又引上百匹大象、犀牛、舞马隆饰入场为戏。”可见,当时的庆祝仪式丰富多彩,场面非常壮观,参与人数之多,十分罕见。这些庆祝活动,相当于现在的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
那时,举行规模如此宏大的庆祝活动,自然有人会考虑到搞些纪念品,予以纪念。据《玉海》等典籍记载,在首届“千秋节”结束后,大臣们首先纷纷向唐玄宗敬献各种精美的铜镜。以后,唐玄宗便在铸镜业最发达的扬州定制铜镜,颁发给四品以上的官员,并命名为“千秋镜”。
扬州制作的青铜镜,以铜、锡、铅合金制成,硬度和光洁度都较纯铜更好,再经铅、汞等合剂进行表面抛光,反光效果特别好。因而,铜镜就成为了“千秋节”上的最佳纪念品,这相当于现在搞大庆都要发行纪念币一样。当时能享受到这种待遇的官员也就400人。
天宝七年(公元749年)唐玄宗将“千秋节”改为“天长节”。在此后的大庆活动中,又加入了外交元素,一些国家纷纷派人前来朝贺,而尤以日本来得最多。
“天长节”庆祝了14年后,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玄宗退位。唐肃宗李亨登基后,效法玄宗,将自己的生日农历九月三日定为“天平地成节”,与太上皇玄宗的“天长节”并存着过了一段时间。由于这两个节靠得比较近,八月十五正好处于这两个节的中间,朝廷便将两节折中为“天长节”,庆贺的日期也改到了八月十五。这样的节日,历代帝王多有效仿,相沿成习。(刘永加)
新闻推荐
《何谓“现代的超克”》 日本思想史上的难题,只是自欺的理论?
以研究日本思想史著称的子安宣邦教授,对文化理论等亦有涉猎。他著作等身,《东亚论——日本现代思想批判》等书已被译为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