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感想□罗里宁
我的阅读,是从鲁迅的文章开始。记得读的是先生的短篇小说《一件小事》(也有人把它归类到散文里)。这篇小说讲的是一个人力车夫在拉车时撞到一位老妇人(或许也并没有撞到),车夫在没人看见的情况下,冒着被讹诈的风险,主动承担责任,送这位老妇人去医院检查的故事。那时的社会风气,到处充斥着虚伪,车夫的这个举动,就显得尤其的可贵。我由此而喜欢上鲁迅先生的著作,以后就陆续买了《鲁迅散文全编》《鲁迅杂文全编》和《鲁迅小说全集》。
鲁迅先生十分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体察入微。他的杂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针砭时弊辛辣深刻,切中要害;他的小说所刻画的人物,入木三分,反映劳苦大众的疾苦,饱含着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呐喊》《彷徨》里的作品,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鲁迅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最初学医,想用医学去探寻一条报国的途径,“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呐喊·自序》)他到日本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去学医学,得到老师藤野先生的不少帮助,他与藤野先生也建立起了友谊。本来在他的那个时代,学医学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毕业后容易找到饭碗,但鲁迅并不是只想找碗饭吃那么简单的一个人,他有着自己崇高的理想。在学校课堂“幻灯片事件”(课间放映国人围观自己同胞被日军枪毙的场景)的严重刺激下,他认识到本国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的根源,不是出在国人身体上的疾病,而是出在思想上麻木不仁的那种痼疾。“凡是愚弱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呐喊·自序》)他由此而弃医从文,开始文学创作,以唤醒国人思想为己任。
从鲁迅先生的文章逐渐扩大阅读范围,根据需要去选择图书,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家和他们的著作。现当代作家中,鲁迅之外,我喜爱孙犁的散文。我感觉孙犁的文风,跟鲁迅最接近,他的文章所涉及的人和事,总是既有褒扬,又有批评,摆事实,讲道理,且文字干净、美丽。此外,我还喜欢这几位:杨绛的文章朴实、隽永,文字非常规范;沈从文的文章纯净、优美,把湘西的风土人情尽情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汪曾祺的文章娓娓道来,像述说家常,又非常的美妙动听;贾平凹的文章独特,把方言俚语融入到作品中,却并不生涩,且结合自然。
读书当然不能只读中国现当代的书,中国古代的书、外国的书,也得有所涉猎,例如“四大名著”、“三言二拍”《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契诃夫、格拉斯、海明威等,我也会选择读一点。
人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不好说。黄庭坚曾经说过:“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莫洛亚也曾经说过:“书卷可以把我们带到我们本身以外去。我们没有一个人有足够彻底了解别人的个人经验,甚至连彻底了解自己的那种经验也没有。……我们为世界间的不平、人生的困苦而感到心痛。但是从书上我们得知的人、比我们伟大的人们,也和我们一样,感到痛苦,而仍在奋斗。”不知道这两位中外哲人的话,是不是已经为我们诠释了“人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
阅读是令人愉快的,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社会的窗口,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新闻推荐
“除非你总是对有趣的事情保持关注,否则你的内心世界就会凋亡。”“人们要学会从他人的视角审视自己的人生。”“人们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