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日本金融业曝“造假”丑闻

烟台日报 2017-10-27 08:46 大字

继日本神户制钢所篡改产品数据、以次充好丑闻曝光后,有政府背景的一家日本金融机构25日证实,内部调查显示,大批员工涉嫌连续8年违规向不符合资质的中小企业发放低息贷款,累计2650亿日元(约合154.7亿元人民币)。

由于这家金融机构受日本经济产业省监管,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26日宣布自罚两个月薪俸。为盈利不择手段日本政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商工组合中央金库(简称“商工中金”)25日证实,内部调查显示,从2008年开始,其100家国内机构的97家总计出现4609次违规行为,涉及444名员工。

这些员工帮助不符合资质的中小企业利用造假文件拿到低息政府贷款,由此扩大商工中金的收益。这一系统性问题直至去年才被人揭发。

商工中金证实,这家金融机构连续八年总计发放2650亿日元可疑贷款,占总放贷规模的三分之一。

商工中金社长安达健祐承认,造假成风缘于“缺乏合理内部监管”以及太过看重盈利。负责人领责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已经两次向商工中金下发“业务改进令”。

安达说,他会在适当时候引咎辞职,并将上交6个月工资。

负责监管商工中金的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26日说,他将上交两个月工资。

世耕当天还在出席一场讨论加强企业管治的会议上说,希望商工中金出现的放贷问题并不典型,只是个例。“为改善日本企业管治,要改进的地方不少。”

近段时期,日本制造业接连曝光的篡改、造假、隐瞒、谎报等重大丑闻令人咂舌,也暴露了日本企业管理缺乏监督、制衡的通病。

本月,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证实,旗下多家工厂长期篡改部分铜、铝产品的出厂检验数据,将未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充作合格产品供应给客户。

上月末,日本汽车三巨头之一的日产汽车承认,其在成车出厂检验环节中,大量使用无资质人员敷衍出厂检验手续。

再之前,三菱汽车和铃木汽车被曝篡改油耗数据;东芝公司三任社长涉嫌财务造假;因隐瞒安全气囊质量缺陷而被美国媒体称为“有史以来最恶劣汽车安全丑闻”的高田公司则于今年6月申请破产。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造假丑闻波及三菱客机日政府开查神户制钢

当地时间2017年10月12日,日本东京,日本神户制钢董事长兼社长川崎就篡改铝制品性能数据问题向经产省制造产业局道歉,并向媒体表示,“(除目前发现的违规以外)在国内外也存在可疑情况。”若今后违规状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