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
送母亲时二舅没来,听说正在挂吊瓶。二舅的牛和羊前段时间被贼牵了,得知这消息时,劳作一生的二舅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是被人背着回家的。
办完母亲的后事,想无论如何要去看看他。尽管我已经有好多年没上过山去过农村了,听说他们搬了新居,不知能不能找到?
单位的李老师是一个热心的人,听了我的话,当即说“走!”
车子开上熟悉而又陌生的山道,一对熟悉的背影撞进眼里,原来是大舅和大舅妈,赶了集要回家,怎么就这么巧!
病中的二舅已经好多了,硬从热炕上下来,陪我们说话,脸上是纯朴的笑。说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一瞬间低了头,眼里涌上一层泪光。母亲姊妹三个,那些年,大舅在外工作,二舅一个人撑着两家的生活,加上孩子又多,所以一生劳苦的二舅看起来比大舅都要老。还记得母亲说二舅小时候,外公送他去学堂念书,去了三天,三天的书念得他头晕脑胀,因此当外公把他和大舅叫到跟前,问他俩是念书还是种地时,他说:我种地呀,我念不会那字!选择了念书的大舅一生悠闲,有了公职,选择了种地的他把一生交给了土地。从八岁那个放弃读书的早晨起,他用一生实践了自己八岁的诺言,直到自己也变成一脉黄土……
说话间李老师的手机响了,二舅一边看李老师接电话,一边笑,完了说:“你说,现在的生活,隔着多么远人就把话说了……听说还有能见着人的?”我说:“是啊,二舅,电脑上有一个叫QQ的,你说着话就把对方看了!”李老师拿出相机要为他拍个照,二舅腼腆着,对了镜头,终于绽放了他灿烂的笑容。看看得出我去看他,二舅是高兴的。
背着李老师,二舅拉了我的手说:“吃什么,是米饭还是搅团?山下那些城里人都爱吃搅团。”呵呵,二舅也感染了一丝城里的气息了,这却是我没想到的。因为刚在山下吃了饭,就说不麻烦,谁知却为二舅留了一份不安。大舅在陪我们说话,二舅在一边不吭声地陪着,期间露出一个朴实的笑,让他上炕暖和着,他说什么也不,那舒展的纹路里每一丝都是开心,这倒让我心生愧疚来了,怎么这么久就没时间来看看他,忙,只是一个借口罢了。只是母亲的走,才让自己意识到,有些事想做就要去做,不然会有永久的遗憾。
二舅的病没好,不好再让他陪我们,于是辞了他们出来,却不想走。
车子向里推进,离开了新村,转一个弯,拐上一条老路,一个老村渐渐显出它依稀的容颜。站在村口留个影,脑子里是童年那再也走不完的长长通道,一边是院落,一边是青草茂密的沟壑。远山、夕阳、淡淡的烟草味道,把脑中一个清晰的村庄唤醒。
随便地走进一家,雪白的窑洞里“哄”的一股热气给人一份猝不及防的温暖,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人就醉了。找那取暖的,却只是一盘大大的土炕。“冷了上炕上去坐!”这家的主人热情地招呼着。
真想,真想在这样一盘土炕上睡一觉,把一生的疲惫都消融了,它有着城市的暖气电热毯无法替代的疗疾效果。
在母亲的故居前,站着,替母亲留个影,恍惚中听到羊群的声音、牛铃的声音,那是小时候的事了。外爷替队里放羊,走过一家,那家的羊就加入进来,汇成一个庞大的队伍,它们浩浩荡荡,后边还有几只黄牛,一点也不慢。这时候的羊群是沸腾的,小羊找妈妈的声音,嘻戏的声音,忙里偷闲啃草的声音,牛吽的声音……谁家才生的小牛在妈妈的身边跳来跳去,活泼得仿佛一只小老虎,这时候的外公就要特别注意。
是这些奔腾声让我记忆里的村庄有了永久的生气。
站在这里再替母亲拍张照,记得她在的时候常常会说:“我想你舅家的地方了!”那时候不理解,一块破地方有什么好想的?现在却觉得这是多么精辟的语言啊!不识字的母亲把她对故乡深厚的情感浓缩进了一个“想”字里,可是在最后的日子里,她却永远失去了这个机会。
此刻是静,遥远的山下边,阑珊的灯火里是逐渐逼近的城市,李老师的相机闪动,留下了一个村庄静谧中最后的坚持。下山,车子在简易公路上滑行,车后备厢里,有二舅妈给拿的玉米糁子大南瓜,玉米是今年的新玉米,南瓜听说是日本种,面。走的时候大舅说,糁子要久熬才好,大舅妈说,南瓜削了皮切成块,煮在里面,好吃。二舅一直为我们没吃饭而歉疚,他拉着我说:“下回来不要在下边吃饭,让你舅妈给你们打搅团,我知道城里人都爱吃这个!”说得我鼻子一酸:我又算什么城里人,这个村庄有我的半条根啊!
白驹过隙,算一算,离我在行进的大巴上听到二舅去世的消息,竟已过去近十年了。(刘爱玲)
新闻推荐
过小而难的生活连岳除了偶尔的朋友聚会和出差,我的生活非常简单:每天差不多8点30分左右起床,喝茶,读,写,午餐;喝茶,读,写,晚餐(不是每天都吃);健身(每周二三次),喝茶,读,凌晨1点左右睡觉。我认为能过简单的生活是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