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提高医生收入要算经济大账

西部商报 2017-02-22 10:37 大字

今日社评

罗志华

近日,多部委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完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提高医生收入,会否导致看病费用上涨?如何保障提高医生收入?能否缓解“医生荒”?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医院不仅提高了医生工资,还降低了药占比,使看病费用低于平均水平;一些地方还将调整后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避免增加患者负担。

(相关新闻详见昨日本报A03版》)

提高医生收入,难免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为收入增加部分要有来路,挂号费、手术费等医疗收费就会上涨,进而引发看病更贵等顾虑。顾虑多了,又会反过来制约薪酬改革,让增收的步子不敢迈大。增收不到位,医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好调动,部分科室的“医生荒”仍难缓解。

薪酬改革的这三大焦点问题,存在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联动性,其核心的问题是,既要较大幅度提高医生的收入,又要避免导致看病贵。这本账若算不好,不仅影响改革的信心,改革举措也可能不尽合理。

算账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算细账。医院的哪些项目涨价,哪些跌价,最终的收入是增是减,是否有能力向医生支付更高的工资等问题,都是着眼于细节算账。与算细账相对应的,是在细节上进行调控,譬如医院收不抵支时,医疗项目涨价面扩大和涨价幅度提高,就有望成为最先想到的应对举措,导致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现象,甚至逼使医院走上争病源、以过度诊疗来增收等歧路。

第二种算账方式,是在宏观层面算大账。若将医疗体系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医生收入的增加部分,是薪酬改革带给这一整体的最大支出项。但与这一支出项相比,收入项不仅更多,而且数目更可观。首先,药品“零差价”和“两票制”,将使数百万医药代表转行,他们“吃”掉的钱节省了下来。其次,药品无利润,价格也更低,大处方有望彻底避免,诊疗也更加合理,浪费的钱少了,医保基金可减少大量开支。第三,政府的投入也会加大。仅此三项,就足以在确保既不导致看病贵的前提下,大幅提升医生的收入。

但如何让这些收入资金流向医院,却是个大问题。比如,医药代表转行,增加了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利润,减少了医保基金的药费开支,这些钱却不直接属于医院,出现算大账结余、医院仍亏损等现象。但通过算大账,医院薪酬制度的思路无疑更加清晰,医院拓宽创收渠道、向患者要效益等做法没有前途,让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与医院共享改革红利,将医保基金节省的钱更合理地分配给医院,才是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亟待完善的配套举措。

新闻推荐

放风筝的人

放风筝的人金理《北鸢》以巨幅的容量演绎家族记忆与历史记忆。“在文学领域,史诗长期以来都是人们回忆本源和理解文化团体特性的一种重要的模式”,长篇历史小说与人类记忆之间独有的亲缘关系,不证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