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参拜“墨之神” □华明玥

西安晚报 2016-12-09 00:00 大字

参观奈良的古梅园手工作坊时,见到一群穿校服的二年级小学生,他们将开汉字书法课,在开课之前,由老师领着,来古梅园参拜“墨之神”。

爱好中国书法的日本人认为,书法线条的浓郁与枯淡之美,无法用现成的墨汁来表现。需要由习书者手持长条形的块墨,自己注入清水在砚台上碾磨而成。

磨墨的过程对心浮气躁的现代人来说,是进入习书情境的悠长通道。经过这一通道,习书者将外界的声色干扰慢慢撇清,身心才能与古人、与传统文化沟通,书法所需要的“气”,才会敛聚到肘臂、手腕和指尖上。

这种磨墨习书的传统,从孩子7岁起就可以培养。因此古梅园的墨,已经畅销了年。

国民小学的孩子们通过预约,可以看到生产墨块的全过程:师傅先用十几支灯芯同时烧出细细的墨烟,再用一间暗黑的墨屋收集无孔不入的墨粉,接着压制墨块,再接着,打磨墨块的师傅上场了,他双手的每一寸肌理中,都嵌入了黑灰色的墨粉,以至于他两只手的颜色纹理,就像表现辛劳、勤苦的雕塑一般。师傅的头发、耳朵、脖颈、身体,都被棉布包裹得密密实实,就这样,他的眼睫毛上,还是免不了沾上乌黑的墨粉……

而孩子们最后要参拜的地方,是墨块的晾房。晾房中,粗细与质地相同的墨块,打结系挂成长长的一溜,从松木房梁上稳稳地垂挂下来。成千上万的墨块排列成森森的、逼人的阵列,散发出松烟特有的气息。

二年级的小学生仰头张望,无不发出惊叹声。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双手合十,向这些将与他们共度学习时光的墨块行礼如仪。

古梅园的晾墨师傅出来给孩子们讲故事,他说,写过《我是猫》的大作家夏目漱石,有收集古墨的习惯,不用上好的古墨,他就写不出传诵一时的俳句;而作家志贺直哉为自己的小说画插图,也一定要用古梅园的墨。

最后,书法课的老师让孩子们逐一走上前,试着亲手磨墨。不过是小孩子用的最便宜的墨而已,但古梅园的职员依旧一丝不苟地纠正孩子磨墨的姿势。手形特别大和特别小的孩子,还特意留下他们的掌印,以便为他们供应粗细不同的墨块。

古梅园的师傅坚持说,“墨有忠顺之德”,能把一块墨逐渐用短,短到三个指头都捏不住的人,也是有责任心的忠顺之人。孩子从小练就这样的恒心和毅力,对他们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

新闻推荐

安倍欲延长任期 半数日本人不认可

据新华社电日本共同社10月29至30日实施的全国电话调查结果显示,51.8%的受访者不认可自民党修改党章、延长总裁任期做法。自民党延长总裁任期后,日本首相、现任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在2018年9月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