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邻湘西、南接广西,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79.2%,其中苗族、侗族人口就占72.1%, 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民族自治州。
“看,好大一堆民居!”车行在平坦、弯曲的公路上,两旁是郁郁葱葱、 连绵起伏的大山, 不经意间,看到一大堆民居忽然出现在山坡上,我们不禁惊呼起来。不错,就是“堆”,因为房屋几乎是一间挨着一间,很少有散开的。这些“堆放”在群山之间的木质结构的房屋群,不仅让人惊艳,而且让人一下子想到,几千年来,我们的先民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接受血与火的洗礼,相互搀扶,顽强地保持着那股生命的韧性与力量。
是的,他们是我们的先民。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历史。 从教科书中,我们了解到,在4600年前的遥远古代,黄帝、炎帝、蚩尤发生大战。最后,战败的蚩尤部属及后人开始了民族大迁徙,一直向南、向西, 终于在一片大山中安顿下来,繁衍生息,默默地在大山深处以自己的方式书写辉煌灿烂、震撼人心的历史。 他们, 就是 “苗人”。
山,不是黔东南州的“特产”,但是,地处“中原”与“蛮夷”交界处的大山, 却成为苗族祖先们退守与栖居的首选。这也是至今黔东南成为苗人最多、 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最主要的原因。他们依靠山的阻挡, 躲避了敌人的追杀,同时靠着山的馈赠,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人, 在山与山之间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
位于黔东南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的西江千户苗寨,由10多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组成,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素有“苗都”之称,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1300多栋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从寨后观景台上向下看, 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令人叹为观止,感觉“透不过气”来。但是,当我们走进寨中,才发现一道又一道小巷把每一个小楼连接起来,仿佛人体的毛细血管,四通八达。一个小楼就是一方世界,一个小巷就是一段故事。“大街”上,一家挨着一家的银饰商铺,摆满了精美绝伦的银器,充分展现了苗人的勤劳与智慧,以及西江“银匠村”的独特魅力。 与银饰商铺同样多的,是一家又一家“长桌宴”餐馆,不用亲自品尝,但是这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 白水河绕寨而过,为寨子平添了一份灵气。夜幕降临,如繁星般的灯光照亮了整个村寨,也照亮人们“回家的路”。难怪余秋雨会感叹:“西江,用美丽回答一切。”
丹寨, 不是一个寨, 而是一个县。全县苗族人口占到85.7%,由于地势高,外来势力很难进入,长期与世隔绝,具有原生性、远古性、独特性的特征。 作为蚩尤嫡系后裔的丹寨苗人,上不拜天神,下不拜皇权,只祭拜自己的老祖宗蚩尤。 丹寨尤人部族每年都举办全国独一无二的“祭尤节”, 以表达对先祖蚩尤的膜拜和怀念。
6月14日, 在美丽的丹寨卡拉村, 当地艺人表演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舞,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阵雨,但那天籁般的芦笙演奏声、木叶吹奏声,以及奔放多姿的舞蹈,还是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留下了十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地处黔、桂、湘三省(区)交界“金三角”地带的肇兴侗寨,有1000多户、4000多居民, 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自然村寨,有“第一侗寨”之美誉。肇兴是侗族鼓楼文化之乡。走在寨子里, 但见高高耸立的鼓楼比比皆是,与花桥、戏楼、寨门、凉亭,以及错落有致的干阑民居交相辉映, 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肇兴还是歌舞之乡,包括琵琶歌、笛子歌、果吉琴歌、木叶歌、细声歌、双歌、拦路歌、酒歌、赖油歌、河边歌、美好情人歌等在内的 “侗族大歌”,世界闻名。
成立于1956年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苗族、侗族居多,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 中原文化一次又一次顽强地向这里渗入,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隆里古城,正是其中的代表。
隆里古城地处黔东南锦屏县至黎平县的交通要道, 古城居民来自苏、赣、皖等地,多为明代“调北镇南” 时屯军的后裔。 古城居民因长期生活在城墙内, 少与城墙外的少数民族交往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相对封闭的文化, 经过600多年的传承,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隆里古城具有独特的建筑格局, 现存古城从设计到施工都严格遵循当时作战的需要,是一座亦兵亦农、 能战能防的军事城堡。当年, 诗人王昌龄被贬至隆里后,传教授学, 以变风俗, 并写下了大量诗作。 王昌龄对隆里发展具有非凡意义, 至今隆里人对王昌龄还念念不忘,“状元桥”、“状元祠”、“怀柏亭”等古迹,表达着隆里人对王昌龄的无尽追思。 我们走在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上, 看着眼前一座又一座具有徽派建筑特征的民居,以及书写着“三槐第”、“关西第”、“科甲第”、“指挥第” 等的门匾,仿佛还能听到阵阵马蹄声、琅琅读书声。
与隆里古城截然相反, 镇远古城则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多文化共生的古城。镇远位于贵州东部,地处湘黔两省交界处,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历史上,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还,必经镇远,因此,镇远也有“南方丝绸之路要津”之美称。从古城独具特色的格局、林立的商铺、依山而建的古建筑, 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当年的繁华。 镇远古巷内现存的老房子多建于明清两代,山屋、吊脚楼、回廊等多种形式的山庄式院落, 既重现了江南庭院的风貌, 又体现出山地建筑的布局,既有堡垒式的森严,又有商贾大户的豪气。 在2000多年的悠悠岁月中,镇远几度兴衰,由此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格局。至今,镇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其中,青龙洞最负盛名,和紫禅书院、中禅院、万寿宫、祝圣桥和香炉岩等36座单体建筑,形成了镇远古城独特的风貌。
当然,这些,还远远不是黔东南的全部。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独特的文化与历史, 成就了黔东南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
◎梁冬荣 何德敏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外交部长王毅2日同来访的缅甸总统特使、外交部长吴温纳貌伦举行会谈。王毅表示,3月13日缅甸军机炸弹造成中国边民伤亡。中方多次向缅方表明了我们的严正立场。通过联合实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