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知了声声叫夏天

皖南晨刊 2013-08-13 21:29 大字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作为夏季虫鸣主唱的知了,白日里它的高歌将炎热的信息传递给人们。

厂区的办公小楼隐藏在高大的树木中,一踏进小楼大门,一份清凉迎面扑来。在这楼里工作,环境静幽,一年四季多数时间只能听到键盘上的打字声。只有在夏季的阳光下,四周树上知了火热的歌声,才能让人感觉到还有另外一种声音。

小楼的西边有两棵与楼房同高的松树,笔直挺拔,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旁边还有石榴树、桂花树、香樟树等等形成一片小树林。一阵鸟鸣脆脆地滑过,余音还在树枝间萦回,嘹亮的蝉鸣便接踵而来,似乎是一呼百应又此起彼伏的声浪。蝉声时而渐轻,时而大作,时而由远渐近,时而又由近渐远,动听而又和谐,让人领略“蝉噪楼愈静,鸟鸣树更幽”的意境。闲来倚窗听蝉鸣,思绪也随蝉声飘悠到童年时代,回到了与蝉有关的往事。上世纪70年代前后,精神和物质生活极为贫乏,家里没有任何玩具,也没有电视机、电脑等家电,更没有什么兴趣班要去学。因此,捉小昆虫玩就成了那个时代童年最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当蝉鸣从树上传来时,我们就会拿上自制的工具,循着知了的叫声,头昂得高高的,眼睛直勾勾地仔细搜寻。发现目标后,慢慢地、悄悄地将粘着湿面粉的竿子对准树枝上的知了,轻轻一戳,一粘一个准。被粘住翅膀的知了声嘶力竭地叫着,我们则欢快地叫着、笑着,全然不顾被太阳晒得皮肤又黑又亮,以及全身长满的痱子。晚饭后,又开始新一轮的行动,打着手电筒,一起到树下去找一种叫爬猴的小虫子(书名知了猴),爬猴从泥土里钻出来,呆头呆脑,行动缓慢,憨态可掬,举手拈来,一会儿便满载而归。逮回家放一个在自己的蚊帐里,多的就交给外婆油炸,给大家边乘凉边吃,油炸的爬猴香气扑鼻,味道鲜美。第二天早上醒来,我在蚊帐里找爬猴,呵呵“金蝉脱壳”,爬猴变成了知了。

前几年有机会去了云南,云南人爱吃虫子,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品尝到炸好的各种虫子。云南的昆虫宴闻名遐迩,有幸我也吃了一次昆虫宴,蟋蟀、黄蜂卵、黄虫、竹虫、蚕蛹、蝈蝈等等。而吃蝉,也只在云南吃过,将蝉去掉翅、足,油炸后放入佐料炒,其壳红光油亮,皮脆肉松,味道别具一格。在缅甸太平江吃的最多的是黄虫,因为和同我住一个房间的女孩是云南人,晚上时常在灯下捡一袋子虫回来自己做菜吃。昆虫放到餐桌上,让人望而生畏,要想将这营养美食送入口中,还真考验个人的勇气。

夏天是蝉的天下。可蝉的一生,地下四年,地上却只有三十天日光中的高歌。在有限的生命里,它唱出了最嘹亮的歌。有人曾说:“蝉的高声歌唱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欢愉的表达。就像我们尴尬的时候会抹鼻子,兴奋的时候会不断搓手一样,没有什么使它们高声歌唱,它们只是为了生活的美好,歌唱是它生命中的一部分。”

新闻推荐

未料国青晋级临时改签机票

本报讯  唐诗最后时刻的破门将悬崖边上的国青拉了回来。本来国青预定的回国机票是小组赛结束后,即14日就回国,现在需要参加四分之一决赛的国青球员们不得不改签...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知了声声叫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