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演愈烈的美国供应链危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专栏
美国供应链的脆弱性和港口物流处理能力积弊已久,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终于爆发,才形成了如今港口拥堵的局面。
近日,为解决洛杉矶、长滩等港口“死亡拥堵”现象,美国政府出台一项名为“90天冲刺”的政策,要求洛杉矶港口实施全天候无休运营计划,尽快解决货物积压的问题。此外,洛杉矶港和长滩港表示将向船舶公司增收新附加费,适用于滞留码头的进口集装箱,以提高美国港口作业效率,改善拥堵状况。
美国政府此举,主要是由于近几个月以来的美国港口拥堵情况不断恶化,加之“黑色星期五”、圣诞等年末购物节进入倒计时,让港口压力倍增。
美国供应链出现问题
据统计,8月底时有40艘集装箱船在洛杉矶港口和长滩港附近等待卸货。而到10月份,这一数字已飙升至79艘。除这两处最繁忙的港口之外,美国主要7个港口的通行效率也都大大下降,积压了共约240亿美元的货物。这为美国港口带来巨大压力。
这源于两大因素:一是新冠疫情扰乱供应链,二是美国的基础设施“沉疴难愈”。首先,疫情笼罩下的美国经济虽出现复苏迹象,但由于供需失衡,其供应链却出现问题。一方面,消费者需求激增。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民众的消费习惯,生活支出更多地流向货物消费,而非服务消费。换句话说,美国人更爱囤货了。
而网购渐渐颠覆线下购物,对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数据显示,美国消费品需求总体上比疫情前高出22%,而大部分消费品需要进口,美国港口今年的入境吞吐量实现了创纪录的增长,这增加了供应链运输系统的压力。
另一方面,疫情反复导致供应链始终不稳定。美国本土的生产能力跟不上旺盛的消费需求,大部分日常生活用品仍依赖进口。外国的港口停运、集装箱缺货、工厂停产等都对外部依赖性强的美国造成了不小影响。
与此同时,供应链上的航运运输、港口运输、公路运输、仓库存贮等各个环节都出了问题——疫情导致运输业劳动力整体短缺,也由此导致货物供应效率下降。尽管工人已提高了集装箱的运输速度,但供应链的其他部分,例如仓储、卡车运输和铁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显改观。
基础设施令拥堵乱象雪上加霜
而美国的“老大难”问题——基础设施又给这场拥堵乱象雪上加霜。早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国内基建就已是施政重点,此后的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更是提出了高达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重建计划。但受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行政部门的改革往往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投入对需求而言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美国有机构曾发报告,把美国的基础设施现状等级评为“C-”。美国大部分的航运和货运基础设施都是很早之前建造的,而现在的进出口量已远远超过当时的水平,老化的设施难以满足现在的需求。美国的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系统效率低下,据世界银行发布的相关报告,在集装箱港口效率排名中,洛杉矶港位于全球第328位,长滩港的排名更低,而这却是美国最繁忙的两大港。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的问题之外,港口仓储空间和设备不足也是个大问题。集装箱卸货慢,没有足够的工人运输,所有集装箱堆放在港口,而码头空间有限,因此新来的货物只能积压在船上。船卸不了货,只好闲置在港口外的水域,形成恶性循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供应链的脆弱性和港口物流处理能力积弊已久,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终于爆发,才形成了如今港口拥堵的局面。这场“大拥堵”若长时间持续下去,会造成美国物价飞涨、产品短缺、成本提升等一系列衍生问题。
拜登政府已成立专门的供应链小组解决这一难题。下一步,可能借助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和就业刺激法案通过之机做出长期规划,推动航运基础设施现代化,提高港口运力。此前,政府不得不推出一些救急之策,比如全天候运营和罚款滞留集装箱等。
但延长运营时间所需的人力和物力从哪来?如何协调企业、航运公司、工人群体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这些问题仍待解决,洛杉矶港口和长滩港口日渐累积的货物何时能运转起来仍未可知。
□张馨(国际问题研究者)
史泽华(国际关系学者)
新闻推荐
美国一家医院日前把一个猪肾移植给一名脑死亡患者,没有立即引起排异反应,向着为人类移植动物器官并最终解决捐赠器官紧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