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创新之魂 美国19世纪专利模型首次来华展出

兰州日报 2018-04-15 03:26 大字

近日起,一场与众不同的展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来自美国哈格利博物馆与图书馆的60件1830年至1890年期间的专利模型和1件由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及其国务卿和司法部长于1797年共同签署的专利批准文件,首次来到中国,向观众讲述近200年前,发明创造是怎样对一个国家的命运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改变。

时间回溯到1770年代,美国在建国之初,由于受到英国的压制,无法享用当时很多的世界新技术,于是这个国家的缔造者们大力鼓励自己的国民勇于创新,进行发明创造。1790年,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签署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专利法,专利制度被认为是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从1970年到1836年,所有的官方专利证书都由美国总统和国务卿亲自签署。

由于当时的官员们尚不足以仅通过图纸就能判断该专利是否确实能对生产起到促进作用,所以专利法规定每一项发明在申请时,除了要包含详细说明的图纸、文字说明之外,还需要提交一件等比例模型,同时规定模型的任意一边不能超过30.48厘米。这是世界上唯一要求提交模型的专利制度,因此催生了大量模型的诞生。

专利法要求这些模型必须足以能展示发明的主要特征,为了给专利局的官员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件模型都制作的非常精美。一开始大多是由发明者自己动手制作,后来更多由专业工匠专门打造。可以说,这些模型既是发明的具体呈现,同时也是一件件艺术杰作。1870年,国会废除了法律中提交模型的要求,国家专利局直到1880年停止这项要求,改为只有当专利局长要求时,才需要提交模型。

美国缔造者们的这一措施,激起了国民对于发明的热情,人们纷纷把聪明才智应用于发明创造上,大部分发明者并非专业科学家,他们大多是有正常工作的普通人,甚至也包括演员。19世纪美国诗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说:“你若能发明出更好的捕鼠器,世人便会踏破你的门槛。”的确,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发明潮”中诞生了很多成功者,诸如我们熟知的“发明大王”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和“西屋”品牌创立者乔治·威斯汀豪斯。

本次展出的1830年至1890年的60件专利模型,来自美国特拉华州维明顿市的哈格利博物馆与图书馆。该博物馆E·I·杜邦先生在1802年创建,它的收藏涵盖了美国早期

工业发展,创造发明的历史及各企业丰富的史料。目前哈格利博物馆与图书馆收藏的近5000件美国18和19世纪的专利模型,其中1000件为杜邦(DuPont)家族收藏,4000件由收藏家AlanRothschild在2015年捐赠,这使之成为仅次于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的最大的模型馆。此次展览是哈格利博物馆与图书馆的专利模型首次出国展览,也是美国专利模型的首次中国展出。

本次展览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至5月6日。□据艺术中国

新闻推荐

警告美政府勿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新华社华盛顿4月12日电(记者高攀金旼旼)代表美国制造商、农民、农业及科技企业、零售商、进出口商和其他相关群体的上百家行业协会日前警告特朗普政府不要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认为此举会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