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国课堂人数让我吃惊

黄海晨报 2017-04-19 06:07 大字
李墨子 Richard A Mateus (英国)

我是一名语言教师。在英国教学3年,中国2年,虽不算久但足以让我对中英教育的差异废书长叹,感慨良久。我自小在英国长大,西方的教育理念将我灌溉成人,我一度以为全世界的教育方式或多或少都在同一条轨迹上前行,但中国的教学经历给了我另一个视角,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定义。

中国学生很少兼职

教育并无对错之分,但东、西方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不管是历史、环境还是三观都促成了符合自身社会所需求的育人之道。平心而论,我一直都认为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即便是在英国,中国学生也赢得了潜心学习的美誉。他们大多都比较安静,勤奋学习、按时睡觉,他们一切都为了取得好成绩。在中国,几乎没有高中生拥有兼职工作,大学生的兼职情况也远少于西方的孩子,他们时刻秉持着“一切都为学习让步”的态度。而在英国,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兼职工作,烟酒充斥着日常生活,即使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也是天天Party到天亮。

创新意识差,协作意识强

作为一名普通的英籍教育工作者,当下的任务就是在教授中国学生语言的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西方的社会环境。但有两点让我有些招架不来——— 第一:大多数的孩子缺乏创造意识和独立意识;第二:孩子们的协作意识太强。在英国,创造意识和独立意识被高度重视,学生们被鼓励自己做调查研究,而中式的传统教育方式则是通过小心背诵课本、反复模仿教师以求达到教师的水准,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从而被渐渐削弱搁浅。

课堂人数让我吃惊

另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课堂人数。英国中学课堂的常规学生数为15—25人,而我所见到的中国课堂,学生数能达到45—55人之多。就此而言,中国的教师很难做到与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互通的信任与友谊,从而也很难了解到每个孩子的需求并有效地实施帮助。不过这样一来的极大优点,则是鞭策了学生们拼搏奋斗,不为人后。所谓“适者生存”嘛。说到拼搏奋斗,不得不说英国的福利制度真的是为懒惰开了一扇门: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可以轻易地从政府那领到保障金。人类的惰性是与生俱来的,而“奋斗”在懒汉眼里倒不如填一张保障金表格有价值的多。而中国的学生就要为了恢宏的将来而夙夜匪懈了。毋庸多说,自然是中国的孩子更让我佩服得多。

“走班制教学”估计已不再

是一个陌生词汇。在英国,老师根据孩子们每门课的水平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班级里。通常一天之中他们会更换好几个教室、教师以及周边的同学。而中国的课堂就比较稳定了,即使是在大学,往往也总是同一批人一起去上课。但我听说中国的部分高中已经在朝“走班制”过渡了,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转变,但中国庞大的人口恐怕很难在短时期内实现,拭目以待吧。

你得知道你的学习类型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分享一点干货——— 学习类型。我发现在中国,不管学生的强项和短板各是什么,大家都接受着统一、一致的教学方式。我真的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类型,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类型,能够快速地定位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我先对每一种学习类型做个简短的解释。视觉型:这类学生倾向于使用图片、图像、图表、颜色以及思维导图。动觉型:通过实验、实践、动手或角色扮演来探索外部世界,从而掌握有关信息。听觉型:这类学生更喜欢通过声音、节奏、音乐和录音来简化学习过程,有声读物对他们来说是极好的学习工具。语言型:文字传递对于此部分学生来说是最佳的学习方式,不管是从口头演讲还是书面写作,他们都能快速汲取自身所需的要点。逻辑型:他们擅于运用逻辑思维来论证观点,系统地理解、解释每个理论概念。相对于记忆表面的知识理论,他们更执着于知识背后的真理依据,此类学生绝非等闲,日后定能大展宏图。社交型:这类学生更乐于组队学习、资源共享。自学型:与社交型相对的就是自学型的学生了,并不是说此类学生内向孤僻,而是指他们在自学时会发掘出更多更深的知识,也许他们自学15分钟比在课堂上干坐45分钟来得效果更明显。我的女朋友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从她的学年评定来看,老师们对她的课堂表现都非常满意,但她却告诉我说其实她只是老实巴交地端坐在那里,时而想想午饭吃什么,时而垂涎一下男老师的俊脸,但她的成绩并不差的原因,是她拥有高效的自学时间。

每个人的学习类型往往不是唯一的,重点是我们能够尽早地发掘出自己的学习类型并以此找到高效的学习方式。在英国上学时我被无数次地测试自己的学习类型,我属于视觉型、动觉型以及逻辑型的学生,我将此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我把我的学习类型与中文学习结合起来。当中国朋友对我的中文进步速度表示惊讶时,我都将此归功于我对自身学习方式的认知及应用,让我得以事半功倍。

接下来我想谈谈中国学生对待考试的认真态度。在此我必须再次声明: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棒的!在我接触中国学生之前,还从未见过有哪国的学生对待考试如此专心致志。大部分英国孩子都是临时才抱佛脚的。“持之以恒”与“一曝十寒”,哪个知识打得更牢固真的是不言而喻。难怪上次我和美国好友智龙组队对抗两个中国青年时输得比较惨,不管是历史题、地理题还是数学题,都被他们狠狠地碾压了。

分享意识强

再来谈谈中国教育的另一大成功——— 分享意识。初到中国,我坐在机场等候同伴,坐在我对面的一家三口吸引了我的目光:五岁左右的儿子将手中的一罐可乐给爸爸尝完又与妈妈分享起来。当时的我真的非常震惊,过往的25年我从未见过这样的画面,就在那一瞬间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和睦、温馨以及中国教育的伟大。我听说,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是“团结”,也许是它促使孩子们乐于分享所得,分享生活。相比之下,英国的孩子从小建立起来的批判意识和独立意识致使他们比较“自我”,不善于分享,最在乎自己的得失,这也是西方犯罪率极高的一大原因吧。而中国人口如此庞大,总体犯罪率却如此之低。生活于此已两年之久,我还从未目睹过暴力事件呢。

作为一名教师,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并不是想批判或鼓吹某一方的教育方式,而是希望以此轻叩那些偏执的教育理念,并希望家长和老师们能够从中汲取养分,得到一点点的启发。中英教育体制各有千秋,但两相对比也是瑕瑜互见。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仍在盼望那么一天——— 身兼中英两国的优势与特色来迎接我自己的宝贝降临。我要教他/她独立但不可自私自利,教他/她分享却要明辨善恶,给他/她舒适的同时,也要明确爸爸不会陪伴一辈子,我要帮他/她早日找到自己的学习类型,带他/她游遍世界各地,此后,他/她会自己明白:世界之大,各有利弊!

感谢您的阅读。

(译者:纪璇) 

新闻推荐

一盒饼干近千元吃30天瘦30斤?

□女报记者魏杰实习生郑涵月随着天气转暖,爱美女性们又把减肥提上日程,一种名叫脂老虎的代餐饼干在朋友圈悄然走红。“减一次,苗条一辈子。”这种市面上近千元一盒的天价代餐饼干,每盒只有6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