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近日,中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消息,令国人振奋。这颗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墨子命名的“墨子号”卫星,带着探索星地量子通信的使命升空,并传回数据,将为中国

安徽日报 2016-08-23 00:00 大字

桂运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引擎。

现代以来,西方国家称雄世界,其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在量子通信领域,以中科大教授、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为代表的中国量子研究团队,近年来奋战在科技前沿,取得了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等诸多关键技术的突破。 《自然》杂志曾经评论说:“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从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 ”随着“墨子号”升空,中国将在世界上率先实现全球化量子保密通信,开启对量子世界从未有过的探索。

拥有强大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国梦,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墨子号”的成功发射,既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又为加快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有益经验。 “墨子号”升空,将在全球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是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进程的关键一步,同时将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科学实验平台,为量子力学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提供有力手段。量子科学卫星升空后,将执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星地量子纠缠分发以及星地量子隐形传态等多项科学实验任务。 《自然》杂志相关报道称,中国在这场“特殊的太空竞赛”中走在了前面。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科技创新只有抢抓先机才能引领潮流,只有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才能依靠科技革命实现国家振兴。在量子通信领域,潘建伟团队早在2003年就在国际上率先开展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实验研究。2004年底,潘建伟团队在合肥市大蜀山实现13公里自由空间的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密钥分发,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光子纠缠态在穿透大气层后,其量子性质仍然能有效保持,验证了星地量子通信的可行性。此后,又开展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与地面验证实验,先后实现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100公里级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星地量子通信的全方位地基验证等重要实验,为实现星地量子通信奠定了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科学研究厚积方能薄发。今年1月,潘建伟团队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近年来,他们的量子通信成果9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 “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次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亮点”,3次入选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3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正是由于中国的抢先布局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有量子通信原始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才有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上天。 “墨子号”的发射,用实力证明了中国在信息领域不再是一个跟跑者,而是一个引领未来信息科技发展的领跑者。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之源。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个科技大国,我们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一重要引擎,既要有全球视野、开放胸怀,又要坚定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原始创新和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最前沿科学问题上勇往直前,做出更多原创成果。应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应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下功夫,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阻碍创新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克服科技创新中存在的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避免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应在激发创新热情上下功夫,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最大限度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造,不拘一格、慧眼识才、宽容失败,放手使用优秀科技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宽阔舞台。

新闻推荐

美国谷歌涉足叫车应用市场

在有着优步、利夫特等强大竞争者的美国打车应用服务市场,最近又上线了一个名为位智(Waze)的同类应用服务。美国媒体最近报道说,这一服务由谷歌公司运营。涉足叫车应用服务被认为是谷歌在交通出行方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