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张师古:清代什邡著名农艺师

华西都市报 2016-06-18 15:10 大字

张师古,名宗法,字师古,号未了翁。清代乾隆年间,他出生在什邡民主乡一个以耕读为业的书香人家。父亲张全明,在村上教私塾,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寒门秀才。

史料上说,张师古长得骨秀神慧,性情温雅,诸子百家,无不贯通。最初,他想以举业的成功来实现人生梦想,谁料时运不济,科场不顺,迎来的是功名不成的失望,对此,他感到十分落寞,万般无奈,他含泪放弃科考,靠耕种家里几十亩薄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同时潜心著述。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他从一心读圣贤书,渴望蟾宫折桂的寒门士子变成了躬耕田野,终老林泉的山野耕夫。

在耕作实践中,张师古体察到了农民的辛劳,深知农民的疾苦,便立下了为农民写书指引“脱贫之路”的宏愿。他常到田边地角,细心总结老农的耕作技术,精心阅读古代农学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从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吸取思想养料。他还写了一副座右铭:“与鸟兽同其休息,与草木共其春秋。”

不幸事件接踵而至,在贫困的生活中,他的妻子病倒了。为给妻子治病,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忍痛卖掉祖上留下的、一家人赖以生存的薄田。从此变得一贫如洗。妻子还是病故了,他忧心如焚,好在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女儿支持他,说要等父亲把书写成后自己再出嫁。

张师古夜以继日,精心写作。到乾隆25年,当他鬓如霜,须似雪,行将80高龄的时候,终于好梦成真,如愿以偿地写成了共24卷,33万字,包括农、林、牧、渔、园艺……多种内容的《三农记》,实现了他为农民写书的宏图壮举。

《三农记》全二十四卷,一至五卷写天时地理,六卷写灾害、备荒和救荒;七至十八卷分述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十九卷至二十卷谈畜牧兽医;二十至二十四卷谈农村习俗杂事和农产品加工。《三农记》在论及作物栽培技术 时,很强调因地制宜,不违农时,还大胆地把老农的意见直接写进书里,与“圣人、宿儒”平起平座。如银杏插枝,既引“老农云”:“插枝润土亦活。”如大麻获治戒误时,引“老农云”:“说了一杯茶,误了一池麻。”

张师古的《三农记》比《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内容更丰富,更具有实用价值,成了“千古农家不可无”的宝典。

《三农记》至今珍藏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图书馆。在国内,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中国农大、西南大学、四川农大等高校图书馆也珍藏此书,供读者查阅。另外,我国农学遗产研究所,还把这本书纳入《中国农学遗产选集》同世界各国交流。1980年秋,什邡县出于对这位古代农业科学家怀念和尊敬,将其家乡原民主公社一大队(今师古镇师古村)命名为师古大队。后改为师古村。2006年4月原民主、云西两镇合并,名为师古镇。 姜诗

新闻推荐

斯诺登半个多月来首次露面

斯诺登现身昨日(12)晚上,斯诺登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与多家人权机构代表人士举行会谈。自6月23日至今,斯诺登已半个多月没有公开露面了。一名人权律师阿维拉说,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人权专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