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国核桃之乡

凉山城市新报 2016-02-02 16:51 大字

↑农户们喜丰收。→用核桃加工的工艺品。

大理漾濞

提起大理苍山之西的漾濞彝族自治县,当地人就会自豪地提到驰名中外的漾濞核桃。通过多年努力,漾濞县在核桃产业发展中获得了“全国质量评比第一”“全国县级人均占有量第一”“中国核桃之乡”等地理证明商标、“漾濞核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多项荣誉;而漾濞光明万亩核桃生态园是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村,是“中国美丽田园”的果园景观。

据介绍,截至2014年底,漾濞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07万亩,年产量近4.15万吨,产值近10.38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5500元,山区65%的农户已靠核桃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

打造品牌经济 开拓交易市场

打造中国优质核桃产品交易基地,扩大了核桃产品影响力。大理州近年来通过中国·大理漾濞核桃节、核桃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拍摄制作核桃文化电视专题片等以弘扬核桃文化为主题的品牌宣传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漾濞核桃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建立了漾濞核桃网站,扩大市场销售网络,启动“中国核桃城”,树立“漾濞就是中国核桃城”的理念,着力将漾濞建成“采购全省小核桃,卖向全国大市场”的中国核桃城和全国最大的核桃交易市场,与省外100多家销售商结为贸易伙伴,不断开拓市场,使漾濞核桃产品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成为中国优质核桃的交易市场。

2013年10月开始,漾濞县已在昆明大观商业城开辟了首个漾濞大泡核桃的定点销售窗口,每天现场销量100公斤左右,电商定货的量也很大。

着力建设产业链 不断扩大市场

从2006年开始,漾濞县着力培植核桃流通和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先后组建了大理神达实业公司、大理漾濞核桃有限责任公司、团山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当时年产2000吨核桃乳的生产规模,创新开发出袋装核桃乳、花生核桃乳、屋顶型核桃乳等新产品。

通过争取实施西部开发“云南植物药业产业化示范工程——核桃功能制品开发”项目,建成当时年产1000吨核桃精炼油和1000吨脱脂核桃蛋白粉生产线,全县核桃精深加工能力获得飞跃。在龙头企业的拉动下,仅在当年全县迅速成长起由50多户加工企业和6000户家庭作坊构成的配套产业群。

另外,漾濞县3家核桃壳工艺品厂采用新工艺将核桃壳经26道工序制作成花瓶、烟灰缸、台灯、纸巾盒等颇受市场欢迎的核桃工艺产品。

同时,变废为宝,发展核桃壳炼制活性炭,2007年引进昌荣活性炭有限公司,利用核桃壳物理高温法炼制活性炭,公司年产活性炭300吨,产值200万元,该公司于2009年通过技改后,年产可达2500吨,产值可达1500万元。漾濞核桃通过加工升值,走出国门,成为漾濞县惟一的出口创汇产品。

依托科技支撑 强化核桃产量 

大理州成立了州林业生态与产业协会,县(市)、乡(镇)成立了县、乡两级核桃产业协会共126个;由核桃加工企业牵头,相继成立了44个核桃专业合作社。这些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走出了一条统分结合的新型合作化道路。如云龙县团结乡河东村宏达核桃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有合作核桃面积30000多亩,共有社员424户,社员不仅覆盖本村绝大多数农户,而且还辐射到永平、漾濞等周边林农。通过联合经营,有效促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使社员获得了更好的效益,合作社得到了发展和壮大。

探索出以沼气为纽带、以畜促沼、以沼促果、果畜结合的核桃生态经济循环模式;引进昆明理工大学“核桃油和核桃蛋白肽的水酶超声同步提取法”,促进了核桃加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核桃深加工附加值;先后开展了漾濞泡核桃良种选育试验示范、宾川干热河谷石漠化地区美国山核桃造林技术试验研究等一系列科技试验,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促进了核桃产业发展;全面推广核桃种植“八个一”技术,核桃种植成活率显著提高,核桃基地建设实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 

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科技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大理州有州级林业科技机构3个,县级林业科技机构13个,乡镇独立编制混合设置林业科技机构110个,形成横竖交叉的科技网络;建立了全国首家同级核桃检疫检测技术中心;加大核桃科普力度,累计培训核桃种植经营、核桃精深加工、核桃有害生物防治等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村级核桃生产辅导员,推行林业绿色证书制度,培训农民生产技术能手,科技普及率几乎达到100%。

新疆叶城

新疆是我国核桃主产区之一,也是国家推进的木本油料生产基地,核桃的品种培育、良种化栽培和技术管理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而新疆最大最好的核桃在有着美誉“核桃之乡”阿克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阿克苏薄皮核桃。核桃是阿克苏的主要经济作物,不但销往国内,而且大量远销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除了鲜食外,这里的核桃还被加工成核桃油、食品、糖果、饮料等深加工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给当地人带来丰厚的效益。

而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边境线83公里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叶城,更是依托核桃产业,从国家贫困县一跃成为今天素有“歌舞之乡、核桃之乡”等美称的核桃种植大县。2015年全县林果业面积达到80余万亩,林果总产量达32.27万吨,总产值近28.35亿元,尤其是54万亩生态核桃成为全疆最大的核桃产区。

用工业理念 谋划农业发展

为了兴边富民,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叶城就力推核桃产业,鼓励农民种植核桃树。

经过不懈努力,叶城县在当年以50万亩核桃基地成为新疆乃至全国县域核桃面积最大的产区之一。全县特色林果业面积达80万亩,乡镇农民人均实现林果业收入1526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7.6%,同比增收288元。

林果业形成规模后,县领导尝试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品牌开拓市场、用信誉巩固市场、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引导和帮助农牧民实现生产转型,不断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核桃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叶城县每年有几十万吨农副产品需要外销,但远离市场,又无口岸优势。为了引导农民适时采摘,确保核桃质量,发展外向型农业“走出去”是唯一出路。叶城县把农村工作的着力点从抓生产逐步转到抓流通上来,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并投资兴建了集批发、销售、仓储于一体的新疆最大的核桃交易市场,积极组织核桃生产专业户参加各类展销会,全县开始着手建立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近百个农村核桃合作经济组织、核桃销售协会,涌现出了4000多名农民核桃经纪人。

近年来,叶城县委、县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按“买一补一”的奖补政策落实肥料和农药的补贴,扎实打造了林果高产创建样板,通过“党政推动”与“科技支撑”的双轮驱动,进一步加快推进叶城特色林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把特色林果业作为稳叶

打造品牌文化 促力旅游发展

叶城县在核桃连年大丰收之余,不断拓展核桃产业,不但通过核桃深加工增收,还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角的旅游产业。核桃产业已真正成为该县促进农跨越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 

在打造核桃产业的同时,叶城县还不断挖掘核桃文化,通过修建核桃文化中心、开发有千年树龄的核桃七仙园旅游景区、举办核桃采摘节、参与影视剧拍摄、扶持民间艺术团体来不断增强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软实力,使叶城核桃的品牌越叫越响,产值逐年上升。

叶城县萨依巴格乡依托核桃资源发展“农家乐”、核桃采摘节、民间手工刺绣等旅游产业,打造旅游品牌,吸引了疆内外媒体、记者、客商前来观光、采风、旅游,不但提升了林果业知名度,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核桃产业还成为当地“富民兴边”的支柱产业。

增强科技力量 加强产业建设 

严格落实“三肥四水”和树型培养、整形修剪通风透光、嫁接改造等各项科技措施,全面开展核桃树抹芽、摘心、打顶、拉枝等夏季技术管理措施。从有害生物防控到核桃质量、果品安全管理,维持病虫害防控现状,提高无公害及有机核桃生产水平,严格核桃采收管理,合理确定核桃采摘时间,强化采后处理,把好核桃质量关,保证了核桃质量。建立了核桃生产、管理、采收、分级、包装、保鲜、贮运等技术标准。

同时,聘请了自治区林科院、农科院6名林果专家顾问,针对前些年核桃生产中平均单产低、核桃仁不饱满、冻灾导致病虫害频发等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和反复试验,提出合理化的高新技术,直接转化为果农的生产力。引进果园机械和森防器械推动林果机械化生产,购置核桃清洗机,核桃剥壳机,购置施肥开沟机,购买喷药车,购置车载式森防喷雾机,气动修枝剪等机械用品,建立稳定林果专业技术服务队和运行机制。并以每年的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新疆农产品(特色林果产品)展会为载体,积极打造区外特色林果产品销售平台。引进了三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由香港三诺有限公司投资2700万元在县轻工业园区建设规模为1万吨/年核桃深加工综合开发企业。

↑核桃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新疆拜力克斯特村农民马木提(左)在核桃园里采摘核桃。

新闻推荐

十大趋势 帮你看透2016地板行业危机

本报资料本报资料2015年是很多地板企业家的“不眠之年”:市场低迷、销售乏力、利润下降、经销商流失……所以在2016年,我们综合去年市场状况和行业人士分析,给出了以下十大趋势的研判,希望行业人...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中国核桃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