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这些年来, 少林一直很忙

成都商报 2015-09-13 19:18 大字

文/浦顿

“你知道对孩子百依百顺意味着让孩子变得痛苦吗?这会让他习惯于得到任何想要的。因为孩子非常容易就得到了满足,他们的欲望就越来越大。你感到自己失去了控制权,这种感觉迟早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拒绝他们。这种异乎惯例的拒绝,会比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更加令孩子感到痛苦。”——让·雅克·卢梭

1992年,普林斯顿大学大二学生马修·波利辗转来到河南登封少林寺,在少林寺外面的武术中心拜师学艺,练了两年的散打。

2003年,马修再次来到少林寺。那时的少林寺和中国,都发生了巨变,一个更开放、更发达的中国展现在他面前。变化,是他最直接的感受,他消化这些感受,开始为美国《连线》杂志写有关中国旅游、文化的专栏。

2007年,这些文章结集出版,2014年在中国出了中文版,书名叫《少林很忙》。“忙”这个字眼,不但对少林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写照,也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中国人生活的精髓。

《少林很忙》和何伟的《江城》和《寻路中国》等一样,被列入“非虚构写作”。马修向我们展示的是1992~1993年的少林寺,但是这种展示,是他2003年再到少林寺后的回忆。

10年的时间差,让一些细节真假莫辨,能回忆起来的东西,都是经过消化和再创造的。某种程度上,这种观察是建立在一种比较的基础上的,过去和现在,东方和西方……正是这种比较,让《少林很忙》具有了文化上的意义。和中国人习惯在电视、电影上看到的不同,本书是这三十年来,非常详细写出少林生活的书。

1992年的少林寺,外面有很多售卖纪念品的小商贩,武术学校有几十家,充满了生机,但是也显得不够规范。而2003年的少林寺,则要规范得多。大多数武校都被清理或者转移,少林寺升级了。马修对这种升级感到不太适应,他没有意识到的是,这10年中国的变化,是别的国家几十年都难做到的。

少林寺的变化中有释永信扮演的角色。马修向我们描述了1992年时的释永信,他精明能干,有一辆奔驰轿车。他组建了少林寺的武僧团,与外面的武校竞争。马修笔下的释永信,是一个强人的形象。

少林寺的30年,必须放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来理解,马修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

新闻推荐

好基材创意好家具——宝源分体板

湖北宝源木业有限公司精木板生产线是亚洲第一条规模最大、技术和设备水平最高、工艺最先进的定向结构板生产线。总投资5.3亿元,全套设备从德国迪芬巴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德国帕尔曼机械制造有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