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考古写神话 这些作家走得远

华西都市报 2015-09-26 16:58 大字

他们用现代视角,带着对历史的好奇和对传统的敬意,打捞被淹没的传奇,寻找被遮蔽的传统……

“ 平 分 秋色一轮满,长伴 云 衢 千 里明”。“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 秋 思 落 谁家?”与很多节假日不同,中秋的意义显得格 外 特 别 一点 。 因 为 中秋,人们思家,盼归,重拾平时内心尘封的诗意和柔情,以及对传统的尊重。但由于现代城市生活的节奏和商业时代的生活方式,已经将中秋的内涵变得过于单一,浅陋,比如月饼几乎成为唯一主角。中秋节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以及背后 的 传 统 文化,却渐渐被遗忘。

通 过 阅读,更深入、鲜活地回望我们的过去,正是为了更深切地了解现在我们自己。

传家

用故事讲述中国式美学

《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任祥 著

作为中国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精致美好之处。但是读到《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一套四本书,从春夏秋冬,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将最有中国味道的衣食住行的各种物件、方式、用讲故事和精美图片的形式呈现,还是感到惊心动魄。正如作者序言中所说,在写作的过程中,不禁“对自己所拥有的珍贵血液感到骄傲、对我们厚实的文化底蕴深深的叹服”。

全套书分“岁时节庆”、“以食为天”、“匠心手艺”、“齐家心语”等几个板块,讲述中国戏剧服饰、缝绣编织、书画的故事,呈现最通常、典型的中国人的民间传统日常生活、价值观和人情世味。值得一提的是,介绍文字不是枯燥无味的自然百科体,而是细节讲述的叙述体。除去种种客观介绍的部分之外,作者亦在书中穿插大量私语散文,行文娴淡,往往只见家族、人生、四季之感怀。

比如在“齐家心语”中,作者先是以真诚、感谢之心,分四季给自己的女儿、儿子、长辈和先生各写了一封长信,讲的全是生活小事,方方面面、巨细无遗,逗趣生动又情深意切,明里叙事、举例、感叹,暗下却交待了中国传统家庭于当下世界环境内所面临的种种迫切问题,并按自己的理解给出解决之道。

在配图、装帧工艺方面,更是精耕细作,编辑匠心巧运。比如第一册“此季”为春,封色为绿,是为春之绿。其后依次为夏之蓝、秋之橙、冬之红,各自与当季的岁时、景致、心境相关。每册的排版规划、影像编排,同样注重色彩方面的协调统一。例如在“夏”一册中,因为主题色为蓝的缘故,除了排版选用蓝色纹理、图样、字体作为背景对应之外,相应摄影作品中,连餐具、蜡烛、花卉、家具、布料、首饰,甚至细至厨房调料说明纸的颜色,也全部选用蓝色作为基调,作者撰书的用心程度,读之可辨。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任祥,并不是专职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而是一个世家名媛。她的母亲是京剧名伶顾正秋,自己是南怀瑾和圣严法师的学生。她曾经是台湾地区第一代民歌手,16岁就出了两张民歌唱片。现在是一名珠宝设计师。比起皓首穷经的学者,她其实是一个尽力传达中华日常传统之美的通俗版推广者。眼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处于不古不今、不中不外的转变之中。翻看一套这样视觉明艳、通俗易懂的书,对那些尚未察觉到传统文化之美的人们惊叹、爱上,并生出进一步了解之心,便是最大功效。

田野调查

采集民间艺术的绝响

《沿着河走——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手记》乔晓光 著

长久以来,很多人对中国艺术的了解,多局限于琴、棋、书、画、陶器、古玩的一类文人雅士艺术。《沿着河走——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手记》的作者、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乔晓光说,“我们已经习惯了从汉字了解中国,从古史典籍、宫殿遗址、文物珍宝、圣贤精英、帝王将相去认识中国。但我们很少从一个农民、一个村庄、一个地域的习俗生活,一首口传的诗歌,一件民间艺术品去了解中国。世界很少从民间去认识中国。”

剪花娘子、宁巴龙鼓、陇塬灯会、灯山会、九曲黄河阵……上世纪最后十几年里,乔晓光沿着黄河的流向,踏上民间艺术田野考察的漫漫长途。一路上,他用文字、画笔、镜头,记录沿途遇见的山水、村庄,尤其是在村庄里传承了无数世代,依然鲜活着民间艺术。乔晓光写道,“村庄里的史诗,村庄里质朴艳丽的民间美术,村庄里的仪式和信仰的力量,村庄里的节日盛装和狂欢的歌舞,村庄里男人和女人们口传和手传的文化……那是我们古老农耕文明最后的平安之夜。”

无独有偶。上世纪80年代中期,长于油画和版画的杨先让教授,缘于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倾心,暂时放弃了熟悉的版画,在中央美术学院创立了民间美术系,并带领一帮教授(包括靳之林、冯真)和几个研究生,扛着摄像机、录音机、照相机和画夹等,不辞劳苦地到甘肃、青海、陕西、宁夏、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八省区的黄河沿岸许多地图上没有名字的村镇聚落做了十四次田野考察,前后长达四年之久,考察和搜集了极其丰富而珍贵的民间艺术。

上世纪90年代,杨先让与女儿合作,以文字和图片两种手段,将他曾率队十四次出入黄河沿岸考察民间艺术的笔记、民艺图录整理,由致力抢救、保护和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试图建立起“中国民间文化基因库”的汉声出版机构慧眼看中,将之精心编辑出版成书《黄河十四走》。图书一出版,即在国内外的美术界、文化界、学术界引起轰动。著名画家、作家黄永玉看到此书,给予高度赞扬,“《黄河十四走》这一走,就好像当年梁思成、林徽因为了传统建筑的那一走,罗振玉甲骨的那一走,叶恭绰龙门的那一走……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考古”之旅

河图洛书,其实并不神秘

《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阿城 著

“河出图,洛出书”,或简称“河图洛书”,是一则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著名传说。通行的解释是说,六七千年前,龙马跃出黄河,身负河图;神龟浮出洛水,背呈洛书。伏羲根据河图洛书绘制了八卦。之后大禹治水,河伯献河图,宓妃献洛书,使得大禹终于战胜了洪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河图洛书,一直带有浓烈的神秘色彩。

1985年张光直、杜维明等人在美国开讲座讲中国文化。一个中国老人,多次在讲座后站起来说:“河出图洛出书,没搞通这个就没搞通中国文化。”说完扬长而去。这个细节,引发了作家阿城的浓烈好奇心。他虽然不是考古学家,但是他天赋禀异,带着巨大的兴趣,他阅读了考古学家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加上自己常年对传统造型图案的观察和思考,倾向于认为,原来对“河图洛书”通行多年的解释,都是错的。他认为,“河图”中的“河”不是指历来很多人认定的黄河,而是指银河。将银河画成白龙,围绕着中点运转,而这个中点是北极星。后来这幅图演变成了一黑、一白两条龙蛇,逐渐成为了今天大家熟悉的太极阴阳图。河图就是太极图。洛书则即是九宫图。

在阿城看来,河图洛书,其实并不神秘,它就是远古时代的人,按照星象排布出时间、方向和季节的辨别系统,“是我们的祖先用来解释时间、方向和季节的实用图纸。”一套天象系统,之所以被弄得神乎其神,阿城认为,是因为这种解释涉及权力,才被后来的统治者神秘化了。”阿城指出,两条龙蛇扭结在一起的圆形图案,在现今四川彝族的服饰中仍有不少相似的出处,在云南苗族、壮族服饰中也普遍存在。“这些衣服图案,可以说是上古文明在当代的活化石。”这些思想,都在阿城最近出版的一本书《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中,有所体现。

阿城也是个奇人。以小说成名,但他却醉心于多种好玩的领域。比如在美术、音乐、电影等,他做出了很多专业者都羡慕的成绩。在《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中,他通过大量的研究,结合考古、天文、历史、人类学与苗绣等文献文物与田野调查成果,从造型的独特角度梳理上古文明的发展脉络,试图还原出两千多年来传说中的河图、洛书图形和意义,进一步解开中国历史的文明密码。

值得一提的是,阿城并不是专业的考古学者。在对“河图洛书”的解释中,他的论证采用了考古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加上自己一些独特而敏锐的灵动发挥。将深度的专业学术考证转写成吸引大众读者的有识有趣的文化读物,阿城做到了。

学者谱写“华夏上古神系”

诸多观点颠覆你的“三观”

《华夏上古神系》朱大可著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神话里蕴含着一个民族最原始的文化基因。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国民文化教育,最先都是从神话开始的。中国的神话故事与其他国家的神话故事,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世界各地的神话,是否在源头上存在一致性?

这些问题吸引着学者朱大可。他思考了20多年,有了他自己的独到见解,最终写成一本既有学术专业性同时又有通俗可读度的专著《华夏上古神系》。在这本专著中,朱大可在通过独辟蹊径的深入探索,提出很多颠覆性的论断:包括华夏在内的人类,上古神话,均起源于非洲。华夏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关系,远远比人们现在所知道的更加密切。

朱大可研究发现 世界各民族几乎都有着共同的大洪水的记忆,诺亚方舟、大禹治水,同样也都有共同的龙蛇崇拜,惊人相似的考古文物符号。在华夏文明黄河文明中心论之外,还有独特的三星堆文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等,这些文明形态也都佐证着华夏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之间在上古时代的链接。也就是说,早在上古神话时代,彼此互联的世界性体系“全球化时代”,就已经形成。

书中,朱大可还提出他立论的一项重要发现:在所有的上古文明体系中,绝大多数主要文明的神祇的名字的首字母,有高度一致性,说明他们有同一的来源。

在重构神话体系的框架下,朱大可提出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甚至带有颠覆性的观点,例如,他认为老子是印度留学归来的楚国人,孔子的血缘里有通古斯语族的印记,而西王母其实是印度大神湿婆(西瓦)的译音;墨子则兼具了犹太先知和拉比的两重特征,等等。这些结论看起来很不可思议,

不过,这些并不是出于揣测和想象,而是有着坚固的学科理论支撑,更有着前人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在这其中,很重要的学科支撑就是新兴的生物基因考古学理论。为了“修复”来自上古的丰富信息,朱大可动用了很多学术研究工具。运用人类学、史学、符号学、神话学、语音学等工具。

即使如此,如此对上古神话和民间传说,进行大胆的全新解读和阐释,还是一场冒险。不过,身为上海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中心教授的朱大可,态度很豁达,“神话故事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多面向的解释可能性。我希望以此,能将闭合的神话阐释系统打开,大家开启想象力,甚至可以‘大开脑洞\’,让现代与传统发生互动,而不是割裂开来。而且,只有批评和质疑才能推动学术创新的研究。我还走在解密的路上,但远没有抵达终点。”

朱大可的文字魅力令很多文艺青年迷醉,他的文体更是被不少青年作者模仿。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新闻推荐

90后美女学霸执教电子科大

牛津大学博士后刘明侦。(图片由学校提供)10月10日,电子科技大学迎来了一位90后美女老师刘明侦,不过,看一下她的简历,你会吓一跳。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学士,剑桥大学硕士,牛津大学博士、博士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