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石牌:抗战大后方的坚实屏障

攀枝花日报 2015-08-26 02:04 大字

□新华社记者 罗鑫 谭元斌

位于湖北宜昌的长江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最为险峻的地段。在三峡大坝下游20多公里处,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名叫石牌村,在70多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反法西斯战役——石牌保卫战。

当时,侵华日军调集约10万兵力,倾尽全力进攻石牌,中国军队以15万兵力顽强阻击,挫败了侵华日军入峡西进的阴谋,使鄂西成为捍卫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坚实屏障。

对石牌保卫战有数十年研究的宜昌市夷陵区政协原文史委员会主任简兴安告诉记者,长江西陵峡中的石牌,因峡江南象鼻山中一类似令牌的巨石而得名。长江因它在这里突然右拐110度,构成天然战争天堑,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石牌因地势显要,成为拱卫陪都重庆乃至大西南的第一道雄关。

武汉抗战史研究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毛磊教授表示,石牌保卫战最突出的作用就是阻止了日军企图入川的脚步,让石牌成为捍卫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坚实屏障。

日军对石牌早有觊觎之心。1941年3月上旬,日军一路重兵进攻石牌的前哨——平善坝,另一路进攻石牌的侧翼——曹家畈,结果都遭到我守军的严重打击,惨败而归。从此,日军放弃从正面夺取石牌的念头,而是采取大兵团迂回石牌背后,企图攻而取之。

“日军正面夺取不成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海军早就构筑的防御工事已形成有力威慑。1938年冬,中国海军在石牌设置第一炮台,并且在宜昌至万县间构筑大小炮台10余座,构成三峡要塞炮台群,安装大炮百余尊。由于石牌与宜昌城几乎处于一条线上,要塞炮台的炮火可以封锁南津关以上的长江江面。日本军舰只要一冒头,就会被我们的大炮打得七零八落。因此他们不敢从正面贸然进攻。”简兴安说。

据了解,从1939年3月开始至1943年6月,在石牌附近,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了历时5年不下百场的拉锯战。1943年5月初,鄂西会战打响。其间,多场战斗异常惨烈,中国军队多个主要阵地接连遭遇日军的轮番攻击,然而我军官兵仍坚守阵地,不惜与敌贴身肉搏、白刃刺杀。

家住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的抗战老兵朱义明,参加了石牌保卫战的外围作战。尽管已是90岁高龄,但每次谈起那段抗战的经历,他对侵华日军的暴行都感到义愤填膺。  

朱义明说:“我们的一二一师部队当时就驻扎在松门溪,而日军就驻扎在对面高山的山关岩。两军对垒、战斗激烈,日军打不赢就释放毒气弹。毒气弹打过来,打到我们的山头上,我们的军队也没有防毒面具,只有用血肉之躯保卫阵地、拼死作战。”

而在石牌保卫战中,中国空军和美国盟军战机与地面部队联合作战,同日军飞机展开激烈空战,在断掉敌人增援和补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简兴安介绍,他在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的《陈诚回忆录》显示,日军久攻石牌不下,损兵折将惨重,信心完全丧失。到了1943年5月31日夜晚,战场上的枪炮声突然沉寂下来,进犯石牌的敌人纷纷掉头东逃。“石牌要塞虽然历经烽火,但仍屹立在西陵峡之滨,固若金汤,如同一座铜墙铁壁。石牌保卫战过后就是势如破竹的追歼战。”简兴安说。

宜昌市政协文史资料数据显示,鄂西会战历时约一个半月结束,总共消灭了日军2万余人,而石牌保卫战就消灭了7000余人。

(新华社武汉8月25日电)

新闻推荐

赛珍珠版“抗日神剧”网络走红

“赛珍珠是一位正义的朋友……”9月7日上午,在镇江赛珍珠文化交流活动上,专家谈到,长期以来,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被西方严重忽视和低估,当年赛珍珠为支持中国抗战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