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网捐风险须从制度上来化解 莫因“身份标签”模糊法治判断

攀枝花日报 2015-07-20 02:21 大字

《扬子晚报》

网捐风险

须从制度上来化解

新闻事实:日前,南京病儿小柯的网络募捐事件,有募捐者认为是诈捐而报警。中青报调查显示,62.4%的受访者担忧在网络募捐中存在诈捐、骗捐风险。

媒体观点:社会公益慈善要纳入政府治理范畴,结束体外游离的状态。一方面加快立法,健全公益慈善普遍遵循的规则体系,实现公益慈善的法治。另一方面推进互联网规则的构建与完善,“互联网+”作为平台与介质,担负起该担负的捍卫诚信与守法的责任与义务。

新华社

莫因“身份标签”

模糊法治判断

新闻事实:日前,公安部指挥摧毁了一个以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为平台,相互勾连、滋事扰序的涉嫌重大犯罪团伙,多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本是一次正常的执法行为,然而,一些人却将关注与解读的重点放在“律师”这一身份标签上,甚至演绎为对律师行业的针对性打压,抹黑为“法治的倒退”。

媒体观点:如此,显然是谬以千里。孰不知,法治要义在于公平公正、违法必究,而非因身份而区别对待。应当看到,极少数违法律师不能代表中国律师界的主流,也不能代表整个律师队伍。对这些“害群之马”依法惩处,不仅是为广大律师营造更好执业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地保障守法律师的执业权利、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人心所向。

《羊城晚报》

“分类垃圾”开罚

公共服务更要跟上

新闻事实:垃圾分类这事,做起来很难。难也要做!据媒体报道,城市管理部门要对拒不执行垃圾分类的单位和机构开罚了,虽然暂不涉及个人,但大趋势是看得出来的。罚,能否解决问题?效果应该是有的,但有多大?恐怕要建立一个大数据系统,长期采样追踪,才说得清楚。

媒体观点:用罚的办法来威慑,是希望通过管理手段去达成较快的决策效果。这往往是“行政体制”最乐于选择的惯性做法。然而,细细揣度“垃圾分类”这个看似公共管理的事项,总觉得它的落实,不仅仅是“管理”那么简单,因为这个“公共管理”的基础,在于有没有建立好到位的“公共服务”。我们在进行垃圾分类推广的时候,不应该指望总通过“强干预”来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而应当更多地研究软服务到位了没有。公共管理,并不是越严苛就越有效的,公共管理的质量,往往要建立在公共服务的水平之基础上。

《北京晨报》

富翁移民

无需大惊小怪

新闻事实:据《环球时报》转引港媒报道,2014年中国百万富翁人数为60.85万,为全球第五,不足美国的15%,但过去14年,离开中国的富翁数量远超其他国家,总人数高达9万余,位居全球第一,而移民的主要原因是税制、环境、子女教育和食品安全问题。

媒体观点:一般来说,富裕阶层是一个社会中分享发展红利最多的阶层,他们的选择会产生很强的示范效果,对于他们纷纷离去的消息,应予以高度重视,但不必过度解读,更无需大惊小怪。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很难将彼此清晰地区分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让经营人才充分参与到国际大循环中,比把他们硬留在国内,不仅更合乎情理,也更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新京报》

惩处校园暴力

要建立程序规则

新闻事实:据贵州省纳雍县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近日,曙光中学校外发生一起学生因矛盾纠纷引起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据称,受害者郑某的学习成绩优异,事发疑因考试期间郑某未给同学抄袭而遭十多人殴打。

媒体观点:十多个学生围殴、侮辱一名同学,手段堪称残忍。最近一段时间来,类似的校园暴力已经发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是什么让未成年的学生,无法无天到这种地步?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根本就不懂得法,缺乏做一名合格公民的基本价值观。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惩罚,有助于学生养成规则意识,但现在,这方面究竟该怎么处罚,却没有规矩。从国外学校经验看,对违规学生,从来没有纵容,也很少由教师自行处罚,而是会有规范的程序。这是对学生最负责的态度,也是对他们最有益的法制、规则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才会懂得并遵守规则。

新闻推荐

河北上庄村举办国际诗歌论坛

新华社石家庄8月22日电(张作承王俊杰)首届“中国·兴隆诗上庄国际诗歌论坛”22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上庄村举行。一个小山村举办具有国际视野的诗歌论坛,本身就是一首耐人寻味的诗篇。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