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的新棋局
□本报记者 秦勇 寇敏芳 王云
这座因三线建设而生的城市,用三线建设所铸就的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布局未来——
核心提示
◎从百里钢城到阳光花城,从重工业到旅游业,这盘棋下得艰难而大胆。
◎在布下新棋子的同时,无数挑战接踵而来,攀枝花选择创新求变。
◎对外开放,没有哪个地方比攀枝花的渴望更强烈。
3月2日起,纪念攀枝花三线建设50周年系列活动在攀枝花市举行,八方宾客齐聚攀枝花。在该市金海开元酒店一楼大厅,摆放着一副象棋,来往客人,很多都会驻足欣赏一阵。
这不是普通象棋,材质是有着“未来金属”之称的钛,比重仅是铁的1/2,却像铜一样经得起锤击和拉延。
作为钒钛之都,攀枝花钛储量占全国93%,居世界第一。守着“聚宝盆”,长期以来,当地却在钛的采选、冶炼和加工环节处于沉寂,直到2007年,当地第一炉海绵钛才下线,又过了好几年,才有了包括象棋、餐具等终端产品。
从矿山到宾馆,不过几公里的距离,但从矿石变成象棋,却用了整整50年,其中科技攻关的辛酸苦辣,产业转型的坎坷曲折,一般人难以想象。
一副象棋的诞生史,是一个产业的转型史,一个城市的发展史。小小象棋背后,是攀枝花在下一局更大更新的棋。
棋子
从钢铁到钒钛从工业到旅游
“100万人,8亿元!”春节“黄金周”刚刚结束,攀枝花市旅游局局长李福惠收到一份成绩单。今年春节期间,攀枝花游客接待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旅游收入达8亿元,两个数据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2.78%和47.11%。
“孝敬爹妈,请到攀枝花。”春天的攀枝花,到处阳光明媚,鲜花盛开,市区,巨大的旅游产业广告牌随处可见,而旅游业,正是攀枝花布下的一颗全新棋子。
从百里钢城到阳光花城,从重工业到旅游业,这颗棋子布得艰难而大胆。近年,伴随着内部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外部又受制于低迷的钢铁市场,钢铁作为攀枝花曾经的支柱产业日渐式微,在此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大胆决策,发展旅游产业,打造阳光花城。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熟悉攀枝花的人知道,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攀枝花的支柱产业是钢铁。为经济社会的大厦更换柱子的举动充满挑战,工业城市转型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成功的范例寥寥可数。交通条件可否接入,宾馆饭店能否接纳,环境条件是否适宜?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攀枝花面前。
事实证明,再大的困难也难以挡住这座城市。去年底,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上,攀枝花宣布将推出225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700亿元,打造中国阳光康养试验区。论坛之外,当地还签约了30多个旅游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350亿元。2014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46%,增速在全省领先。旅游招商引资金额137亿元以上,创历史新高。
在工业领域本身,攀枝花同样布下新棋子。在百里钢城到钒钛之都的整体转型战略下,当地“去钢增钛”的步伐大大加快。2014年,全市钒钛及相关产业产值已近千亿元;机械制造业“无中生有”,去年整个产业产值接近200亿元。
棋风
创新求变果断有为
去钢增钛,大力发展钒钛产业,但核心技术久攻不下,怎么办?环境治理,需要投入巨量的改造资金,但仅靠当地政府财力很难满足,怎么办?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激发干部队伍二次创业转型的活力?攀枝花在布下新棋子的同时,也在遭受着无数的挑战。
先说发展钒钛产业,高炉渣提钛技术就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几十年来,由于缺乏关键技术,总量达数千万吨的含钛高炉渣一直静静躺在攀枝花的山沟里,眼看银子化成水。
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技术,更是只掌握在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手中,别说转让,连参观都不让。
攀枝花人决定走一条不同的路。去年初,攀枝花拿出10多个关键科研项目,首次面向全球科研机构招标,开创了国内科研攻关领域的先河。
到去年10月,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首批重大科技攻关招投标结果公布,包括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在内的20多家国内科研机构中标,并与攀钢集团等招标主体签约,其中70%以上中标科研机构来自省外。
要发展旅游产业,首先生态环境要好。历史上,攀枝花曾经是国内十大污染城市之一,而治理污染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为例,要对6号、新1号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至少需要资金8000万元,企业和政府都很难一次性拿出这么多资金。
出路在创新。为了尽快破解资金难题,攀枝花打破传统体制拘囿,采用BOO模式,即第三方建设——拥有——运营,选择环保专业化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并对电除尘系统同步改选。问题迎刃而解。
创新求变,从心开始。为了改变部分干部的工作状态,激发创新活力,2012年,当地召开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市委主要领导一口气道出了当地五种病:“怕”、“满”、“慢”、“浮”、“僵”,矛头直指当地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求稳怕乱、满足现状、缺乏实干、行动迟缓,因循守旧等积弊。
两年多来,同样的教育大会从市一直开到村,为了巩固教育活动的成果,当地还开展一系列的制度建设,“限时办结制”,领导批示一天之内必须发出,一天之内“扯回销”;现场会议制,全市重大会议,必须安排至少一天时间在现场,避免空对空;社会监督制,创办“阳光政务”节目,统筹人大、政协、媒体等各方力量,对政府部门实施常态化监督……“改变很大。”两年过去,当地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对此,市纪委工作人员刘耀勇感受很深,两年前,他到各个单位去暗访,一趟下来,总能够抓到几个典型,上班聊天、不在岗位,如今,这些现象很难找到了。
棋盘
从三线密地到南向门户
3月2日,攀枝花密地大桥上车流如织,热闹非凡。
这座桥的名字让很多外地人感兴趣。作为特殊年代的产物,攀枝花一度对外是保密的,也因为此,市内不少地方至今没有正式的名字,而依然用代号,通往外界的道路只有成昆铁路一条,到一趟成都要10多个小时。
对外开放,攀枝花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几年前,市委市政府确定,搭建对外开放的大棋盘,将当地建设为“南向开放门户”。
曾经的梦想,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继2012年,攀枝花至成都实现全线高速后,2014年,丽攀高速攀枝花段实现全线通车,去年底,攀(攀枝花)大(大理)高速公路攀枝花段在仁和区中坝乡开工。同一天,成昆复线峨眉至米易段全线开工。
在攀枝花高速公路网中,“贯通南北”的京昆高速公路与“连接东西”的丽攀高速画出一个“十”字。而今,攀大高速公路开建,一个连接京昆、丽攀高速公路,串联攀枝花东南西北的高速公路环就此将闭合。今后,在中国交通地图上,将会画上一个“一环五射”的攀枝花高速路网,初步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骨架,成为四川融入湄公河流域和东南亚经济圈、进入南亚的必经之路。
对外开放,打通道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发展环境的开放性。去年底,首届中国钒钛产业博览会在攀枝花举办,其间,国内第一家钒钛产品专业化电子交易平台在当地正式开业。远在千里之外的宝鸡读出了其中的“深意”:借博览会的手,搭对外开放的台。羡慕之余,当地在反思,同样发展钒钛产业,为什么宝鸡没有想到这一点?
身在内陆,心系世界。近年来,攀枝花将驻点招商中心从成渝昆,一路开到北上广,招商中心开到哪里,就把攀枝花的形象宣传到哪里,企业、资金、人才顺着看不见的通道源源不断流入攀枝花。沃尔玛等世界500强企业和昆钢等全国500强企业纷纷在攀投资兴业,仅在去年底的钒钛产业博览会上,当地就斩获超过700亿元的投资和贸易额。
开放的大门一经打开,就不会再关上,五年来,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累计突破千亿元,是此前五年的4倍左右。
新闻推荐
8月21日-24日,双流县在美国硅谷举行西部首个区(市)县境外专场推介会,“天府芯谷”首次在会上亮相。天府芯谷将以双流为核心,以万物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七大产业为主打产业,打造区域性的高端电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