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离职后首发雾霾调查
柴静从央视离职后的去向一度被关注和热议。昨天,柴静的新作——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首发,柴静也现身接受媒体专访。她透露,促使她展开调查的原因是,没出世的女儿便患有肿瘤,从一出生就接受手术,“在照顾她的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
《穹顶之下》全片103分钟,柴静走访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并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被认为“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在此前的交流现场,柴静综合运用当众演讲、现场演示、视频展示和网络传播这四大手段,剖析了给中国带来严重大气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四大问题。
为了完成这个难度不小的调查,柴静奔波于中国、美国、英国,还亲自上手和同伴一起拍摄、编辑视频,更为关键的是这次调查花的都是她自己的钱。告别央视后,选择这一题材让众人惊诧,谈及初衷,柴静说:“这不是一个计划中的作品,当时因为孩子生病,我辞职后打算用相当的一段时间陪伴她,照顾她,所以谢绝了一切工作邀请。照顾她的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
“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公开演讲中,柴静还首次爆出,她没出世的女儿患有肿瘤,从一出生就接受手术,目前已经痊愈。但害怕女儿有一天会问“什么是蓝天”、“为什么老把我关在家里”,因而启动了雾霾调查。柴静称,自己怀孕前从不戴口罩,女儿出生后每遭遇雾霾天却连孩子笑一下都担心吸进太多PM2.5,她担心孩子生活在污染的空气中,输在起跑线上。
(据腾讯娱乐)
柴静的《穹顶之下》把PM2.5拽到眼前
2月28日,柴静向网络免费奉献了《穹顶之下》。作为母亲,作为调查者而不是调查记者,一年来她一直在苦苦追寻三个问题的答案: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
没出世的女儿患有肿瘤,她辞职照顾孩子,腊八节,也就是2015年1月27日的晚上,在北京大兴的星光影视园,第一次听柴静平静地说出这个信息,很是震惊!
一出生就接受手术的宝宝已经痊愈,但生活在一年竟有175天污染的北京,害怕女儿有一天会问 “什么是蓝天”、“为什么老把我关在家里”,柴静开始了调查。
腊八节那两个小时的交流,是她调查雾霾过程的再现,是一场关于雾霾的科普,是一次公共政策的质询,更是一番公众参与的动员。多台摄像机记录下了那天的沟通,所以有了今天上线的《穹顶之下》。
目力所及,这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绝不否认,从财新传媒到《南方周末》,这些年很多资深记者如汪韬做过大体量的、专业的报道,仅从“雾霾中国”、“中国空气病”之类的提法就可以窥见他们的眼界与着力,但可以预见,柴静的《穹顶之下》会让更多人意识到我们的确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呼吸共同体!她居于调查的动员,将引发新一轮的、更广泛的从立法完善到公共政策调整再到公民个人作为的治霾行动。
柴静到底是一位有行动力和调查感的母亲,她综合运用当众演讲、现场演示、视频展示和网络传播这四大手段,以强大的逻辑力量剖析了给中国带来严重大气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四大问题——“消耗量大”、“质量低劣”、“缺少清洁”、“排放失控”,最大限度地缩短了信息生产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空间和心理距离,立体地提供了调查的过程与成果,既调节观者注意力张弛有度,又不断将调查引向深入,丰富了观者的认知坐标,也填补了一些认知地图的空白;尤其是如此重大、缜密的调查在互联网上首次发布,是传统媒体内容向互联网迁移的重要表征,是互联网原创的非虚构内容去碎片化、精致化的又一突出例证。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发言人傅莹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的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傅莹称,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