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昌暴走族的洛克之旅

凉山城市新报 2015-02-05 18:44 大字

走过独木桥 来自五湖四海的驴友 查瓦铜牛场的炊烟 骑马进山

文/本报记者杨婕图/由本人提供

1924年,一位名叫约瑟夫·洛克的美国人探险到了传说中的“黄金王国”木里,并深入到了贡嘎神山。他将自己的经历和沿途拍摄的大量珍贵照片发表在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随后世人知道了“上帝的后花园”“香格里拉”。

而他所走这条线路后来被人们称为“洛克路”,成为目前全国热门徒步线路之一,倍受驴友推崇。

2013年9月28日,西昌暴走族的8名队员开始了为期11天的洛克线之旅。

夜宿嘟噜村看满天繁星

经过近7小时的颠簸,班车停在木里县的汽车站,一行人走在木里县城清净的街道上,内心激动不已:上帝的后花园,我来了!

第二天,天气晴好,队员们分乘两辆吉普车到徒步的起点水洛乡嘟噜村。从县城到嘟噜村有230多公里,绝大多数是沿江的毛石盘山公路,两边的山林里泛着秋天的颜色,一路上,可见傲然挺立在木里河上的立洲水电站大坝;达尼牙布山麓间的木里大寺;烈日下的安静的915林场……五颜六色的经幡在海拔4100米的萨巴垭口迎风招展,向上苍一遍一遍地默诵着经文。

车子拐了个陡峭的急弯,渐渐地看见有藏式建筑散落在水洛河谷--嘟噜村到了。掩映在核桃树下的藏式房屋透着特有的古朴粗狂,院落不是很大,房子的底层是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的。爬上笔陡的楼梯,来到二楼的客厅。陆续又有驴友到来,到吃晚饭的时候,已经有4批共23名驴友聚集在丁生家里了。

夜里,驴友们把睡袋铺在客厅里,在此起彼伏的鼾声,渐渐进入了梦乡。“倒勾”走出进夜晚静谧的嘟噜村,爬上丁生家三楼的屋顶上,抬头一望:黝黑的苍穹里久违的银河系从头顶流过。“好久没看见过这么多的星星了,我贪婪地四处张望,只为这满天的星星。”

淳朴的藏族向导

沿着白水河前行

丁生安排的马帮在晨光中出现了。牵着马的藏民脸上挂满了淳朴的笑容。丁生安排了17岁的旦珠给“倒勾”一行人当向导,“游客,你好!”简单的问候,温暖着大家的心田。旦珠和马夫鲁绒牵来了七匹马,六匹帮我们托运装备,另外一匹备用。捆扎好装备,马帮就不及待地出发了。

小向导旦珠一路上和队员们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地细数洛克路上的风景和资源,说起听老一辈讲的洛克路的故事可谓有声有色,而马夫鲁绒,憨厚稳重话并不多。

“别看旦珠才17岁,他可有着藏民族的坚毅和丰富的经验,他已经习惯于这般行走,一路上,给我们减轻不必要的麻烦,多亏了这个灵活机灵的藏族小伙子。”

沿着水洛河谷的盘山公路行走,水洛河两岸的山光秃秃的,荒凉贫瘠,谷底的水洛河在崇山峻岭中蜿蜒迂回。走了2个多小时的盘山公路,左边小路旁出现水洛河的支流--白水河,旦珠告诉大家这两天要一直沿着白水河徒步,而且一直是在原始森林里。

沿着白水河前行

沿着白水河谷前行,走进了一片遮天蔽日看不见头的森林,周围绿树婆娑,藤蔓低垂,只有白水河低吼的声音。

发源于山上溶洞的白水河,河水呈乳白色,干净清澈得令人陶醉,仿佛走进了一个清凉温润的世界,河岸两边绿树婆娑,修长的枝蔓或缠绕在大树上摇弋多姿,或垂于溪流里曼妙起舞;河道里的石头圆润灰白,偶有枯木横亘其中,潺潺流水声不绝于耳;树林里,那里有两三人才合抱得下的大树,有头顶鲜红果实的浆果;脚踩在松软的腐土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想着要在这莽莽的原始森林里穿行两天,大家心里有说不出的惬意。

路面上渐渐的有了流水,水声也越来越大,潮湿的空气恣意地扑向队员的脸上,是神仙洞瀑布到了。每个队员都拘一捧神仙洞的水一饮而尽,甘甜的滋味带着丝丝清凉瞬间传遍全身:“舒服舒服太舒服了!”

鲁绒说瀑布的上面还有个溶洞就是神仙洞了,是藏民心中神圣的地方,每年他们都会来这里攀爬岩洞,沐浴身体。

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崎岖的小道上,时而是铺满落叶的黑色腐土,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时而是木头搭建的小桥,一行人迂回在白水河上;石头上长满了青苔,像盖上了碧绿的毯子;抬头是遮天蔽日的杂木林,嫩绿的树叶在微风中轻晃。

愉快的营地生活 

晚饭我们做了胡萝卜酥肉汤和米饭,就着咸菜,简单可口。晚饭后,有的队友在营地里溜达;有的队友在篝火旁“翻来覆去”地烘烤着身体,享受着温暖和烟雾;有的队友拿出折叠盆,坐在倒塌的树干上烧水烫脚;有的在帐篷外闲坐着喝红茶,悠然自得;还有人给火堆添了些柴,火苗呼哧哧地直往上窜;而鲁绒和旦珠早早地睡了。

篝火燃得很旺!吊锅里煮着火腿,噗噗地冒着热气。

火腿熟了,香气游荡在营地的上空。队友“羚羊”做了简易的菜板,在微弱的灯光下切火腿,肥瘦相连的火腿滴着油珠,散发着腊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忍不住偷吃一片,唇齿与火腿碰撞在一起,满口溢香。

路遇潇洒香港游客

走出了原始森林,走过嘎洛牛场,一行人来到查梅牛场,查梅牛场视野开阔,草甸上溪流呈S型迂回流淌,数十头牦牛怡然自得地在散步,右边的草坡上有间牛棚,旁边几头小牦牛欢快地奔跑嬉戏,并且还相互顶角玩耍,鲜艳的衣服在草场上移动,像是弹奏的琴键,人和动物在自然的舞坛上演奏着和谐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其中,回味悠长。

一行人在查梅牛场遇见香港的驴友“拉拉”,“拉拉”二十五岁,高高的个子略显瘦,方形的脸上透着朴实,带着粤语腔调的普通话,说话的时候语调不高,而且几乎每句后面都会说一句“谢谢!”,给人的感觉是平和亲切的。拉拉说他在香港做的就是一般的职业,收入也不高,他是辞职出来旅游的,计划在内地旅游三个月,回去重新找工作。“我非常佩服他,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可以放自己三个月的假,而我们很多时候却因为生存的压力,被忧心焦虑羁绊着,不敢做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真的令人深思。”

梦中的恰朗多吉

聊着聊着,又走了进丛林里。翻过一个陡峭的垭口,便到了恰朗多吉峰下的查瓦铜牛场,旦珠和鲁绒把暴走族的队旗插在了牛棚的屋顶上,“倒勾”搭建好帐篷,烧了开水泡上一杯清茶,看着暴走族的旗帜飘扬在恰朗多吉峰下,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与喜悦。陆陆续续其他驴友也到了牛场,人多了也就热闹了。负重了一天的马儿卸下了装备,有的在地上打着滚低声嘶鸣,有的吃着草轻晃着马尾,有的绕着营地撒欢地奔跑乐此不疲;十几头牦牛踱着方步,慢吞吞的最是悠闲自得。

恰朗多吉的主峰被云雾遮挡着,半山腰上薄纱般的轻雾快速的上下翻飞,天际边时隐时现的些许蓝天撩拨着人心。

夜宿查瓦铜牛场,恰朗多吉隐身在黑夜里。或明或暗的头灯的光线穿过五颜六色的帐篷,让寂静的查瓦铜渐渐沉睡在初秋色彩斑斓的梦里。

翌日清晨,在恰朗多吉的柔光中,“倒勾”一行人踏上了最后的洛克路。

新闻推荐

纪录片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海报柴静复出自掏百万拍视

纪录片《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海报。柴静复出,自掏百万拍视频宣战雾霾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这是我和雾霾的私人恩怨■我不满意,我不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