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马拉大车”现象普遍

攀枝花日报 2015-02-09 03:29 大字

近日,“至尚文化论坛·界定与调整”在白云至尚美术馆举行,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画家、评论家梁江及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等,就当下民营美术馆在蓬勃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曾表示,近五年来,中国进入了一个美术馆的年代。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美术馆四百余家,其中民营馆已占三分之一。尽管民营美术馆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却常常后继乏力,其身份界定也一直不甚明晰,甚至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就此,本报记者进一步采访了国内几家知名民营美术馆的馆长,他们与参加论坛的体制内专家一起,共同剖析了民营美术馆的弊病,以期对症下药。

谁都知道,民营美术馆的建立,不是单靠“情怀”就可以实现的。南岸至尚美术馆的馆长许多思就表示,成立一年来,开支非常惊人。而作为广州地区第一家专注当代艺术的公益性美术馆,53美术馆自2010年开馆以来也仍然处于“烧钱”阶段。因此,单靠私人的力量,坚持做一家民营美术馆是很不容易的。而偏偏今天中国的民营美术馆,基本都是靠私人出资运转,这就必然导致美术馆运营经费紧张。北京元典美术馆馆长梁克刚告诉记者,在国内,民营美术馆的馆长通常要“小马拉大车”,用一百万元办成国外花一千万元才能做到的事。

梁江也表示:“建一个美术馆容易,养一个美术馆难。一般而言,投资方都是希望美术馆自身能够‘造血\’,慢慢达到收支平衡。即便美术馆自身不能赚钱,起码在其他地方能回收。”对此,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也持相同观点:“很多投资人在民营美术馆建立的前一两年花巨资做展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便热情大减,运营经费也大幅减少。”

而导致民营美术馆陷入这种尴尬境地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艺术赞助制度没有形成,社会捐助的风气和机制并未确立,而这跟国家的税收政策又大有关系。梁克刚说:“在国外,民营美术馆获得企业捐赠,企业是可以免税的,而国内在税收政策方面,目前尚未跟进。”

为什么税收减免政策这么重要?梁克刚进一步指出:“国外的民营美术馆,主要经费一部分来自原始出资人——通常一个美术馆都会有一个理事会,是一群有钱人而不是某一家人出资筹建的,理事会给的资金占美术馆总经费的百分之二三十,其他的钱则要靠美术馆的管理团队向社会募集,向企业‘化缘\’,或者通过做项目来获得企业捐助。因此,减免税收具有强大的激励效用。我曾听美国MOMA的馆长说,他们一年的经费是十亿美元,其中只有不到三亿美元是理事会提供的,其他百分之六十要靠他们自己募捐解决。另外百分之十的经费来自于自身的设计店盈利、专业性书籍销售以及有偿提供一些收藏顾问服务。”

许钦松也认为西方的民营美术馆有着良好的民间土壤,“民间有众多各式各样的艺术类基金会来支撑民营美术馆开展工作,而中国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民间基金会目前在不断涌现、成长。不久的将来,国家应该会鼓励民间成立文化基金或艺术基金”。

(据《广州日报》)

新闻推荐

默里和罗迪克到底谁要当父亲

新华社巴黎5月2日体育专电英国网球名将安迪·默里发现美国娱乐杂志的官方社交平台上张冠李戴,摆了一个大乌龙,说他要当爸爸了,这让他哭笑不得。实际上真正要当父亲的人是前美国网球名将安迪·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