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去了丽江只带回一句话

德阳日报 2014-10-09 01:21 大字

□李美艳

终于到了丽江。也许期望太高,所以很失望。是的,这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古城,然而,现在只不过一个大超市,或者说,一个巨大的购物中心。整个古城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本地的居民了,看到的只是两种人:卖东西的人和游客。恍惚间觉得自己好像就在广州或上海的大型商业中心,人流涌涌,都在商品间东张西望……

出了古城,雪山清晰可见。向着雪山的方向一路前行,你见到的,是蔓延着的房地产、人造公园、还有高尔夫度假村,涌动着开发的火热。晚上的丽江依然热闹,但中心移到了酒吧,沿河许多精致的酒吧,挤满了据说是中国最小资的人们。他们模拟纳西族青年男女的风俗,相互对歌。有趣的是,那些歌一会儿是现今网路上的流行曲,一会儿是文革时期的革命歌曲,一会儿是邓丽君,一会儿是宋祖英……一时间茶马古道的夜空,回荡着《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甜蜜蜜》、《血染的风采》这些乐曲,让人顿感时空错乱。

第二天,许多人背着行囊,要回到都市。而另一些人正从都市里赶来,赶到这个西南高原上的古镇,要来寻找宁静。但此地其实并不宁静,仍然喧闹。此地其实就如都市里的大型购物中心、酒吧、主题游乐园。只不过来一趟需要昂贵的费用,所以,此地不可能成为下岗工人的聚集地,而只能是小资的王国,确切地说,是小资们消费的王国,他们消费这里的食物、工艺品,更消费这里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他们来一趟丽江,在某种意义上,与他们购买一款最新的汽车、电脑或时装所获得的满足,是一样的。只不过消费丽江,好像显得特有情调,特有个性。旅游业把那些自然的、古典的空间,都转换成了可以出卖的商品。周庄、婺源、张家界、九寨沟等等,都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供游客们到此一游。游客们大抵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偶尔有些游客喜欢此地,停了下来,他们想做的,要么是在此地开酒吧、旅店,要么在此地摄影、拍记录片,总之,是要利用此地的资源牟利。每天晚上,在古城的一个剧场内,表演着纳西古乐。表演者大抵是些儒雅的老者,一时间好像回到了唐代的花园里。但主持人,也就是乐团的老板,不停地穿插着一些解释,不停地解释着他最近遇到的一桩官司。从他的语调里 ,可以听出他真的生气了。

看来,平静的古乐仍然遮挡不了名利场上的风风雨雨。据说,纳西人都很淡泊,很悠闲。导游一路都在扯淡,但有一次,讲了一个故事,却让大家在片刻间安静了下来。故事是这样的,一个美国年轻人住在丽江,每天早晨起来都看到一个纳西族老婆婆,坐在四方街的街边做针线。每天如此。美国青年和老婆婆聊了起来,讲到现代社会人们如何紧张地工作,如何觉得时间不够,老婆婆听后平静地告诉他:每个人要去的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坟墓,为什么要走得那么快呢?吸引大家的当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老婆婆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我特意去了四方街,那里非常拥挤,看到两三个纳西族妇女,和游客围在一起跳舞,显然是旅行社组织的,是一种表演性的民俗。那个每天如此的安详的纳西族老婆婆不知道去了哪里。后来,到束河古镇,一个新开发的旅游点,倒是遇到了不少纳西族老婆婆,在路边晒大阳,但是,似乎都不愿意和我们这些游客交谈,面露厌恶的神色,当我们想给她们拍照的时候,她们要么用手遮住脸,要么向我们要钱。

当地的朋友说,如果有时间,继续往里面走,还是能够看到一些世外桃源般的村庄和小镇,在我们的时间之外,像花一样,谢了又开了。但我们大家都没有时间,都要赶回去工作,因此,去了一趟丽江,见到、听到的,并不少,而能够带回来的,只有那个故事的老婆婆的那句话。确实,我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为什么要走得那么快呢?

新闻推荐

由圣诞节想到的

□唐久荣(罗江)连日来,都市街道、铺面商场都一窝蜂开始装点,标语横幅齐上阵、广告宣传都露脸,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图片粉墨登场,可谓张灯结彩、刹是喜庆。见此情景我有些纳闷了,在如今很多人感到过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