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明之花绽放春天里

四川日报 2014-04-11 13:27 大字

56个文明城市、150个文明村镇(社区)、200个文明单位、100个最佳文明单位,58名道德模范、100名美德少年、10名十佳美德少年受表彰——

□本报记者 刘淼淼

四月,春意正浓。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在金牛宾馆举行。会场里,掌声经久不息——为文明的前行,为道德的力量。

文坤双手把刻着他名字的“四川省十佳美德少年”奖杯紧紧捧在胸前。记者掂了掂奖杯,觉得有点沉。“不重,拿起光荣!”文坤笑得一脸灿烂。一句话,道出所有获奖者的心声。

再创新绩 发挥更大的光和热

领奖台上,“救水女侠”吴永秀身穿白色西装,格外精神。“晓得今天要领奖,昨晚专门回家拿了正装。”40年间,她在东风渠里救起20多名落水者,还组建“义务阻泳队”。就在1个月前,她又救起一对落水母子。让她感动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紧跟她跳下水救人,路过的群众也自发去拉救生绳。“众志成城,是社会大力宣传好人好事、传播正能量的结果!”

雷锋战友陈国辅今年已86岁,是年龄最大的道德模范代表。几十年来,他节衣缩食、筹集资金,积极助学、助困、助残、助孤、助业。“我资助的一个娃娃马上要到美国哈佛大学深造了。”说起自己的“孩子们”,老人眉飞色舞。来成都领奖,陈国辅还惦记当天赶回宜宾,帮一位下肢瘫痪的年轻人开杂货铺。

78岁的省道德模范张崇鱼,20多年来为红四方面军树碑立传,四处奔走,建成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我要继续发挥余热,还要向社会各界讲述更多红军故事!”

广元“捐肝女孩”、全国道德模范罗玮与大家分享感受:“我把道德模范这个称号看得很重,不是因为我做的事得到了认可,而是因为我可以发挥更大的光和热,把更多的温暖传递到每个人身边。”

放下光环 把美德的种子植根心间

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走上领奖台。他们有的拾金不昧,有的早早挑起家庭重担,有的勇战病魔……“十佳美德少年”的称号当之无愧。

12岁的龚鹏,领奖当天早上5点多就醒了。“我紧张。”他羞涩地说,上台时连敬少先队队礼也忘了。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残疾,龚鹏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照顾瘫痪的爷爷奶奶和年幼弟妹的重任,感动了无数人。

尽管被“红斑狼疮”病痛折磨,巴中女孩董晓玉却始终面带微笑:“我会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如果别人遇到不幸,我会告诉他们一定要坚强!”

宜宾的邓玉玲因拾金不昧被人称道。2012年,她和表姐将捡到的4000多元现金、1万多元存折及证件全部归还失主。“我觉得这是每个人应该做的。”她表示,今后会用诚信精神影响其他同龄人,包括大人。“大人肯定会想,小娃娃都这样做了,为啥他们不那样做。”

来自乐山的曾姣感言,作为美德少年一定要珍惜难得的光荣,同时也要放下头上的光环,坚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把孝心、爱心、诚信、勤俭、自强这些美德的种子植根心间。

新风扑面 让城乡结出文明果实

“创文明城市,建幸福泸州”。作为荣膺“文明城市”桂冠的城市之一,泸州市代表和大家分享了“创文”经验——“全域创建、全面创建、全民创建”的创建思路,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化的创建工作体制,为民谋利、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创建载体,让整座城市结出累累文明硕果。该市还率先在全省推出专用创城logo和卡通吉祥物“文文”、“明明”,令人耳目一新。

打造法院文化提升法官文明素养,涌现出“中国好人”徐泽民等身边“道德楷模”;促进社会文明践行司法为民,正确引导社会文明价值取向……作为文明单位代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围绕审判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审判”的经验引起大家关注。“开财路,先开思路;挣票子,先富脑子”,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巴中市巴州区清江镇巾字村成功创建为文明村镇。村支部书记谯辉宗自豪地介绍,该村以“巴山新居”、产业园区为载体,着力打造农耕文化、花卉文化,实现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双突破”、“双提升”。

声音

践行核心价值观 道德光芒在闪耀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罗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准则,在每一件好事中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更多的人认知认可,是这个时代赋予道德模范的光荣使命和特殊要求。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把更多的正能量传递给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要把24字的总要求融入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我会继续以实际行动带头践行,热心投入公益事业,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尽最大努力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发挥好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川省十佳美德少年曾姣:

和我一样在艰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还有很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会把苦难当作考验,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始终坚持向上的追求。我希望,和我一起当选四川省美德少年的同龄人,一定要珍惜难得的光荣,同时也要懂得放下头上的光环,坚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把孝心、爱心、诚信、勤俭、自强这些美德的种子深深植根心间。我相信,和我一同成长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一定会用“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来要求自己,做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中国少年,成长为品行优良、道德高尚、志向远大的一代新人。

点击

让文明的种子播撒到每个人心中

泸州市——

文明亮点:以“创文明城市、建幸福泸州”为目标,明确了“全域创建、全面创建、全民创建”的创建思路,建立了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化的创建工作体制,搭建了为民谋利、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创建载体,招募专职文明劝导员2000名、注册文明志愿者30余万人,率先在全省推出专用创城logo和卡通吉祥物,扩大群众参与面,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延伸到全市每一个领域、行业、单位、市民。

创建体会:创建工作始终坚持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群众需要为第一追求,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立足于富民强市,让百姓得实惠,让市民群众从创建中分享城市发展成果。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泸州会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保持热情不减、信心不减、力度不减,强力推动创建工作。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文明亮点: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围绕审判抓文明,抓好文明促审判”,内强管理提高素质,外树形象提升公信,以“法”的内涵、“院”的特色、“文”的底蕴、“化”的功能为主要内容打造法院文化提升法官文明素养,同时力抓促进社会文明践行司法为民、担当社会责任树立文明形象两项工作。

创建体会:强有力的领导是坚强保障,能够凝聚全院上下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全体法官服务群众、服务大局的热情;坚守“司法为民”是基本导向,要求我们在司法过程中处处体现文明关怀、规范维权、平等护民、正义为民的精神;强化队伍建设是基础保证,通过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职、德化于社会,建设一支讲职业道德、讲司法礼仪、讲精神面貌的高素质法官队伍,才能为创建工作提供保证。

巴州区清江镇巾字村——

文明亮点:以“巴山新居”、产业园区为载体,着力打造农耕文化、花卉文化,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达到了稳定和谐、乡风文明的目的。同时,通过让村民“走出去”取“真经”,引导他们“坐下来”阅读书本,打开心门、增长见识,通过建设新居并开展“文明农家”评选表彰,既建好精神家园,又提升乡情乡貌。

创建体会:“开财路,先开思路;挣票子,先富脑子”,巾字村在创建工作中,实现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双突破”“双提升”。交通的便利、民风的淳朴、巴山人家的热情吸引了众多企业和项目入驻,村民逐步成为了有技能的新型农民,获得财富的同时,也在建设新居和发展产业的过程中让山村变得更加幸福美丽和谐。

(本报记者 安微 整理)

新闻推荐

潘锦功:现在是回四川创业的最好机会

9月20日晚7点多才从上海出差回成都,第二天一早又陪中建材集团领导到攀枝花考察石墨资源,20日晚还挤出2小时接受采访……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潘锦功密密麻麻的行程,让人不由感叹创业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