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不败的农夫

内江日报 2014-04-06 03:21 大字

◇包光潜

《四千年农夫》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作序、美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所长郝克明(Jim Harkness)推荐的百年经典。

一得闲暇,我就展开书籍,慢而经心地阅读。慢慢地读着,渐渐地加快,它很符合我读书的趣味——知识性、文化性、文学性。在很多人看来,今天读这本书似乎有点过时。但我认为,它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中国农业传统和农业现状,唤醒我们的一些沉睡的意识。值得思考的是:我们还要不要克勤克俭、任劳任怨、克制欲望的农民意识?如何解决传统小农生产与大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

大农业生产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益,但也确实产生了难以克服的后患,譬如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地的退化、污染等等问题。据可信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10年2月)显示,我国近些年来的农业生产导致的土地污染、环境污染等,均超过了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过去,我们总认为污染来自工业,来自城市生活,其实不尽然。特别是中国农业对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甚至依赖,已经令人堪忧。当我们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被污染,必然给我们的食品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危险。

阅读《四千年农夫》,我时而走神,回到秋浦河流域。我每次面对河流或村庄,看到那些本可以避免的惨状,心头阵阵绞痛。多么好的河,怎么就断流了呢?多么好的村庄,怎么就没人居住了呢?多么好的土地,怎么就跟着洪水走了呢?

多少人在感叹:老时候不是这样啊!那时的有钱人,每年都要拿钱出来修路、造桥,涵养山林的。不然哪有那么好的环境啊。

这一点,我是相信的。家乡麒麟畈是一个小山村。我小时候进山砍柴,发现山涧的堤坝都是用石头犬牙交错地垒起的,经得起洪水的冲击。山清水秀,自然环境非常好。这就是“山要养,水要涵”的道理。

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造梯田,农民都成了“愚公”。最有意思的是我们这些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上山“造字”,如“农业学大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等。先是将山坡挖成斜面,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挖“字沟”,再将白色的石灰石填入“字沟”里,山脚下有人打旗语,进行修正。下山后,老远就看到山腰上的标语,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就感。改天换地,大家都非常兴奋。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包山到户,到处都是森林砍伐,用山上的树木换取钞票,改善生活条件。1982年,我到秋浦河畔的一所中学上班时,几乎每天都看到汽车、乌篷船等交通工具,将大量木材运到山外。农民的日子确实得到很大的改善,但自然却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山洪暴发成了家常便饭。新世纪来临,随着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农村的田地、房舍等,正渐渐地被抛弃,生态有所好转,但土地利用率逐年降低,粮食生产成本逐年增加。

今天,我们重读百年经典《四千年农夫》,心中油然生出骄傲。几千年来,中国农夫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养活了人类众多人口,实在是功不可没。我们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去继承优良的农业文化和文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读《四千年农夫》,重温中国农耕文化,就像一个远离火塘而突然感觉寒冷的人,又朝着火光的方向返回。

新闻推荐

我国防部长常万全称:中国军队 已做好准备

在8日中午结束的中美两国防长媒体见面会上,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对日本,菲律宾进行批驳,称安倍政权采取一系列错误言论导致中日危机,菲律宾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他们打错了算盘。在回应美国记...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打不败的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