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一代宗师韩慕侠的情缘
周恩来的军事理论和武装斗争才能,与他从小就钻研革命理论、学习掌握中国功夫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天津南开学校学习期间,遇到了一代宗师韩慕侠,在向韩大师学武的过程中,师徒结下了不解之缘。
既是师徒又是知已
1913年2月,15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周贻庚来到天津继续求学,伯父帮他选定并考取了南开学校。
南开学校始建于1904年10月17日,校舍是西方的建筑风格,采用美国的教育制度。南开学校的学术风气非常浓厚,教育作风比较民主,在当时是一所非常进步的学校。周恩来认真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得到了免费生待遇和班级首位奖学金,成为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
1915年冬季,南开学校在继续推进学生德、智、体共同发展的同时,要求强化体能的训练,准备开设武术课,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学校正在寻找武师时,传来武术大师韩慕侠打败了日本柔道九段高手东乡平三郎的消息。曾不可一世的东乡平三郎对韩慕侠的武功佩服不已,承认中华武功比日本的柔道高得多,表示服气认输。这消息让校董严修和校长张伯苓感到非常振奋,拟聘韩慕侠为柔术课的客座教师。随后张伯芩亲自登门来请韩慕侠,韩慕侠深为感动,答应了南开学校的聘请。
韩慕侠来到南开学校任教以后,周恩来就决心跟着韩慕侠学武术。于是,周恩来求见韩慕侠。韩慕侠得知有一学生来访,他忙起身相迎,只见一位穿蓝粗布长袍潇洒英俊的青年。这位年青人恭恭敬敬地施礼说道:“韩先生,恕我冒昧,晚间来打扰您了。”韩慕侠只觉得这青年面熟,却想不起来了,说道:“不妨,不妨,里面请。”青年自我介绍说:“韩先生,我是南开学校的学生,姓周,叫周恩来,字翔宇。我听了韩先生讲的课,对先生爱国之志甚为钦佩。韩先生不是说愿习武的就到三马路元纬路吗,原来我们离得很近,我愿晚上来随先生习武。”“好,好。非常欢迎。”韩慕侠急忙回答着。从此,周恩来每天晚上都来武术馆学练武功。
韩慕侠认为周恩来是一名非常出众的青年,所以很器重周恩来。每次周恩来到武术馆,韩慕侠都认真教练。韩慕侠想把他培养成武林高手,所以是从基本功开始,他讲:“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门派众多,套路和内容非常丰富。学练武功都是从基础学起,先练好基本功。”周恩来则遵照韩慕侠指授,一丝不苟地去完成枯燥的“站桩”等基础动作,为后来掌握技击招数打下坚实基础。
周恩来除练武之外,更多时间是与韩慕侠叙谈。每次练完功,别人都离去,他却独自与韩慕侠闲聊,师徒二人谈论时局,谈论前途,谈论以武治国的道理,两人视为知已,经常聊到深夜。周恩来喜爱武术,勤奋好学博得韩慕侠喜欢。他们即是师徒,又是知已。
“僧王宝刀”系情义
周恩来在韩慕侠武术馆学武的3年多,一直使用“僧王宝刀”。
韩慕侠作为一名武术家,刀、枪、剑等兵器其实很多。但其中,他最心爱的兵器就是“僧王宝刀。”此刀是大清朝僧格林沁亲王的贴身宝刀,刀长一米许,鲨鱼皮刀鞘呈深紫黑色,上面缀有精致的彩色梅花数朵,刀一拉出刀鞘,寒光逼人。韩慕侠对僧王宝刀十分珍爱,平时轻易不拿出来示人。但对周恩来是例外。
有一次还不等周恩来练功,韩慕侠便把周恩来叫到客厅,从柜子里取出宝刀,递与周恩来说道:“翔宇,这是僧格林沁亲王的宝刀。那时,英法联军经常侵犯我国海域,天津的盐商海张五协助亲王在大沽筹办防务,他出钱出物修筑工事,作出很大贡献。英法联军再次来犯时,僧格林沁亲王率领将士利用海张五修筑的工事进行抗击,又乘胜出击,打得英法联军落花流水,清军取得较大的胜利。因此,亲王受到了朝廷的嘉奖,他为了感谢海张五的支持,就把随身的宝刀送给了海张五。后来,在我跟随海张五赴一次鸿门宴时,我用写书法的‘镇纸\’当刀又救了海张五一命。他为了感谢我,就把宝刀又转送给了我。这把刀我是轻易不拿出来的,今后你就用这口刀吧。”周恩来很受感动,接过来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寒光闪闪,锋利无比。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破四旧、立四新之风来势凶猛,住在北京市的韩小侠准备主动上交父亲韩慕侠留下的练武器械,有八卦大刀、鸳鸯双剑等七八件兵器,她把它们捆在一起要交到附近的陶然亭派出所。使她唯一舍不得的是那把“僧王宝刀”,于是,她就写张纸条贴在刀套上。纸条写的是:“这口刀是周总理使用过的钢刀,最好能让我留作纪念,如果不能让我留存,请不要把它作为一般铁刀处理。”她把这些刀剑上交不久,陶然亭派出所经过研究和请示上级批准,又派民警把“僧王宝刀”送还给她,并嘱咐要好好保管。这使她喜出往外,非常激动。至今这张纸条仍贴在刀套上,一直舍不得撕掉。
志同道合增友谊
1917年春,周恩来到武术馆习武已整整3年了。
毕业前夕,南开学生纷纷选择出路。韩慕侠问周恩来:“翊宇,你毕业后打算干嘛?”周恩来回答:“毕业后我打算去日本留学。”韩慕侠知道周恩来的经济状况,于是说道:“你放心去吧,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我资助你学费,你好好学习,回来干一翻大事业。”周恩来非常激动地望着师父,他知道韩慕侠是义务授徒,开销又大,一定不能辜负师父的希望。1917年9月,周恩来怀着救国济世的革命志向和研究新思潮的急切愿望,去日本寻求真理。
一天,韩慕侠和徒弟们正在习武,突然一青年来到韩慕侠跟前,韩慕侠一看,高兴地高声说道:“这不是翊宇吗,你怎么瘦了啊,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师父,我刚回来,我过来看看您和师兄弟们。”这时,南开学校设立了大学部,周恩来考入了中文班。
1919年,北京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学生运动。周恩来、马骏和刘清扬等学生领袖认识到,要发动群众,开展更大规模的斗争,必须有舆论工具,需要办报纸。他们为了筹款办报,经商量决定再一次在河北公园搞义演募捐。韩慕侠知道后高兴地对周恩来说:“你们学生编剧搞义演,我可以协助,带弟子练武搞义演。”当周恩来、刘清扬感谢韩慕侠对他们的支持时,韩慕侠却诚恳地说:“教武术,我是老师;做人,你们是我的老师,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国家的希望,你们干的是真正的大事业,我作为一界武夫,尽绵薄之力,责无旁贷。”韩慕侠还请了几位武师参加义演。经过3天的演武和演出募捐,果然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7月下旬,《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正式出刊了。
1921年3月,赵世炎、陈公培先后通过陈独秀的关系同张申府建立联系。于是,成立了中国人在欧洲的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又称巴黎党小组)。成员是有赵世炎、张申府、周恩来、刘清扬、陈公培。这时,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搞统一战线,要建起了一所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干部。国共两党共同提名人选,在欧洲的张申府提的名单中有周恩来的名字。中共中央经过研究调周恩来回国,去黄埔军校任教。由于周恩来工作出色,提拔为校政治部主任。而韩慕侠则被聘为黄埔学校首席国术教官。
师徒重逢,自是喜出望外,免不得相互切磋武艺,此时韩慕侠武功纯熟,已成为清末民初七大武林高手之一,和精武大侠霍元甲齐名。周恩来再度学艺,受益终身。而韩慕侠对时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也十分尊敬,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他曾感慨地说:“翔宇年少志高,深谋远虑,我教他怎样强身,他却教我怎样做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新闻推荐
新华网3月5日电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4日判处4名到韩做“枪手”代考托福和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的中国人8个月至1年不等的监禁,但均缓期执行。代考英语东窗事发这4名中国“考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