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时代需要“励志”片 □石 童

德阳日报 2013-07-06 02:40 大字

□石  童

《中国合伙人》的结尾,当三个大男孩合唱起《光阴的故事》,银幕上柳传志、马云、张朝阳、杨澜等一一展现时,恐怕在场的观众都会热血沸腾,有一种“想去干件事”的冲动。这就是一部励志片的成功。

现实中每一个人在年轻时候都曾经坚持过自我、酝酿过梦想,但是,在一个相对变化太快的年代,为了能更好、更安然、更稳定的生活,大多数人最后都整齐划一地走向了殊途同归,成为这个社会所乐见的普通人。每当时代展现其变化、个体展现其平庸、环境展现其恶劣的时候,就更加需要一些真正的励志故事、励志电影,让人们相信就算生活糟糕、窘迫和无所适从,但自我坚持的价值与梦想是无法被改变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动荡或者战争时代,好莱坞的励志片层出不穷的原因。

《洛奇》、《火的战车》、《勇敢的心》、《阿甘正传》、《百万宝贝》、《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国王的演讲》等等,都曾拿下过奥斯卡最佳电影的殊荣。分析一下这些作品,每一部中的主人公都闪烁着耀眼的人性光芒,既展示了人物困境,又抒发了人生情怀。这类作品的极致,便是把移情效果上升为感召力,引燃观众潜在的能量。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出生自美国南方一个闭塞的小镇,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妈妈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性,她常常鼓励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强不息。阿甘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并且认识了一生的朋友和至爱珍妮,在珍妮和妈妈的爱护下,阿甘凭着上帝赐予的“飞毛腿”开始了一生不停的奔跑。阿甘成为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亿万富翁……他始终怀抱信念、善良纯净、乐观豁达。

对比国外这些优秀的励志片,国产励志片似乎迄今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创作方向。它要么依附主旋律,“为了励志而励志”,脸谱化空洞化;要么把励志娱乐化、庸俗化、猎奇化,妄求“一夜暴富”、“一夜成功”。像《101次求婚》大玩屌丝逆袭,根本是一场虚无缥缈的白日梦。像《杜拉拉升职记》就成为纯粹的办公室职场速成手册,它所言指的成功,也仅仅局限在升职、加薪、买车、做老板的女朋友这样的物质层次,骨子里还是追求个人利益的那一套。

励志片必须要坚持一个正面的价值观,就像查理·辛在《华尔街》的末尾对价值的重新认定,以及《点球成金》中布拉德·皮特虽败犹荣的背影。周星驰的《喜剧之王》之所以被奉为励志经典,同样是因为其怀着“我是一个演员”的梦想。在《少林足球》中他借人物之口说出的“做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正是对“励志”两个字最好的注解。

只有把“励志”落脚于寻找爱和自我价值,励志片才能以情动人,绽放出精神力量。创作者必须拥有足够的真诚,热爱生活,拥有梦想,才能做出温情励志的电影,而不再成为不接地气,脱离现实的“伪励志”。

新闻推荐

巴基斯坦 穆沙拉夫以谋杀罪被正式起诉

新华社伊斯兰堡8月20日电(记者王玉)巴基斯坦检察官20日说,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涉嫌卷入前总理贝·布托遇刺案而被以谋杀罪正式起诉。在反恐法庭上,巴基斯坦联邦调查局就穆沙拉夫涉嫌卷入贝·布托遇刺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