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救治后付费本是人道底线 □赵勇锋
国务院日前下发首个国家层面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规范性文件,民政部等7部门召开视频会议,细化落实具体措施。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原则上不让见义勇为者支付一点医疗费”。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表示,对见义勇为负伤人员,医疗机构必须坚持“先救治、后付费”的原则,决不允许因费用问题而拒绝救治的情况发生。(8月1日《京华时报》)
只有对见义勇为者权益的保护做到最大化,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见义勇为,社会正气才能最大程度地得以弘扬。因此民政部和卫生部的“表示”振奋人心。
不过,假如我们不把讨论范畴局限于见义勇为者,则不免有一点疑问:难道不是见义勇为的负伤人员,医疗机构就不用坚持“先救治、后付费”的原则吗?就能够允许因费用问题而拒绝救治的情况发生吗?
对一切需要紧急救助的病患者,坚持“先救治、后付费”原则,是一个社会人道主义的底线,如果任由病人因“差钱”而在医院门口自生自灭,不仅是医院的冷血,更是社会的麻木、人情的冷漠、文明的悲哀。在一些发达国家,“杜绝拒绝救治”早已上升到法律层面。比如美国在1986年通过了《紧急医疗护理和劳动法》,它被形象地称为“反抛弃病人法”,一旦医院违反此法,将面临最高5万美元的处罚。而德国法律规定,如果急诊室医生拒绝救治病人,那么他们将被课以罚款甚至被判刑一年。
比较而言,我国相关立法明显滞后。去年10月份,由卫生部起草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有规定“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和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但不知为什么,去年11月已经截止意见收集的《办法》到今天还没有出台。更何况,“杜绝拒绝救治”不仅仅是一个部门法规所能实现的,更要依赖政府对公共医疗的巨大投入,尤其是在公共医疗资源分配上要向弱势群体倾斜。
无论如何,“杜绝拒绝救治”应适用于一切病患,而不能只局限于见义勇为者。对见义勇为者“先救治,后付费”只是一个低标准。
(据8月3日《广州日报》)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东京8月21日电(记者吴谷丰)日本陆上自卫队队员21日登上停泊在冲绳县美军基地的美国军舰,将于数日后启程前往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关岛,进行模拟夺回日本岛屿的日美联合军事演习。据日本广播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