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海天圆梦 中国骄傲

绵阳日报 2012-06-25 04:41 大字

9时15分“蛟龙”号成功下潜到7020米的深度;12时55分,天宫神九准确完成“太空之吻”。24日相隔不到4个小时,中国同时诞生了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两项壮举令无数人为之振奋。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的双双成功,显示了中国科技发展的雄心,令世界瞩目。

蔚蓝的天空有多高远,深蓝的海洋有多深邃?这些带有科幻般的“蓝色梦想”一直吸引人类不停地追逐。中华民族也一直朝着两种“蓝色”奋力探索。短短20年,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从刚刚起步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探索的大国。从3000米到5000米,再到7000米级海试,中国的载人深潜技术更是在不到3年内就实现了突飞猛进。累累硕果背后,是中国科技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是一代又一代科技人日益增强的“圆梦”实力。

神九航天员与“蛟龙”潜航员

互致祝福

24日17时41分,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向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7000米新纪录的3位潜航员表示祝贺和问候。景海鹏代表神舟九号飞行乘组说:“今天,在我们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时候,喜闻蛟龙号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向叶聪、刘开周、杨波3位潜航员致以崇高的敬意,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9时0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20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蛟龙”号潜航员在海底向神舟九号送上祝福:“祝愿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祝愿我国载人航天、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神九天宫手控对接成功

我国向建设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4日实现新突破,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这一操作是由在地面进行了1500多次模拟训练的43岁航天员刘旺实施的。12时38分,他开始手动控制飞船的姿态、速度和方向,使神舟九号从140米外向天宫一号缓缓接近。

对接是在阳照区进行的。北京飞控中心的实时画面中,神舟九号散发着金属色光芒,以倒飞姿态靠拢天宫。

在距地球343千米处实施这个类似“倒车入库”的动作,相当于“太空穿针”,要求航天员具备极好的眼手协调性、操作精细性和心理稳定性。

记者从回传到北京飞控中心的视频上看到,返回舱中间座椅上的刘旺握住分别位于身体两侧的平移和姿态手柄,包裹在白色手套里的指头上下左右灵活拨动,从容而自信地操纵神舟九号缓缓靠近天宫一号。景海鹏、刘洋全神贯注监视面前的仪表参数和对接靶标。

12时48分,对接机构成功接触。12时55分,一个多小时前刚刚分开的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刚性连接,再次形成组合体,中国首次手控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成功。

至此,在美国、俄罗斯成功进行空间交会对接试验40多年之后,中国完整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以不同对接方式向在轨航天器进行人员输送和物资补给的能力。“继突破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之后,我国完整掌握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中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这意味着我们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向着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目标又迈出坚实一步。”

3位航天员手拉手高举过头顶,向地面致意。他们将再次进入天宫一号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根据计划,几天后的飞船撤离同样以航天员手控方式进行。到29日返回时,景海鹏、刘旺、刘洋在完成神舟九号飞行使命的同时,还将创造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飞行时间最长的纪录。

揭秘

首次手控对接成功的三大因素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24日中午成功完成后,航天员系统总体室主任刘伟波向记者分析了这次任务成功的原因,讲述了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

刘伟波认为,中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的背后,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驾驶员”刘旺操作水平高,心理素质好。“在万众瞩目下,刘旺一点不怯场。我们作了比对,这次操作的对接精度、时间以及偏差,和他地面训练成绩差不多。”刘伟波说,“手控交会对接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太空穿针\’,对航天员眼手协调性、操作精细性和心理稳定性要求极高。针对这个动作,航天员在地面模拟训练了1500多次。”

二是3名航天员配合默契。“模拟训练可以经过充分协商和考虑,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但在太空中更细致的方面,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主要靠3个人磨合之后的心领神会。”刘伟波说,“在刘旺执行交会对接的同时,景海鹏要及时发送各种指令,还要调光。刘洋也起到很大作用。从天宫一号撤离开始,两人在神舟九号轨道舱忙碌的时候,是刘洋负责传递指令;交会对接的时候,刘洋一直拿着正常飞行手册、交会对接手册、故障处置手册、飞船操作指南4本一寸多厚的飞行手册,万一遇到故障,她负责提示。”

三是国产对接机构可靠性高。“飞船与天宫一号上的对接机构,是中国目前为止最复杂的空间机构。‘驾驶\’技能体现了人的自主能动性,但交会对接的基础是产品的可靠性。从产品角度来讲,这是第4次对接,飞船和目标飞行器的对接机构,可谓完美无缺。”刘伟波说。

“蛟龙”成功下潜7020米

再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

龙”号24日进行了7000米级海试第四次下潜试验,本

次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20米,达到“蛟龙”号潜水

器最大设计深度,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这也是

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5时,在成功经受前三次下潜试验的考验后,“蛟龙”号开始向深海7000米冲刺。潜航员面前显示屏上数字的每一次递增跳跃,都牵动着国人的心跳。

9时07分,在潜航员叶聪、刘开周、杨波的驾驶下,“蛟龙”号成功突破7000米,在7020米深海底坐底,再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在航行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海底有散落的类似结核状物体,有白色、紫色的类似海参的生物,有很短很细的类似海绵的生物。”叶聪说。

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说,四次下潜成功“破七”,证明潜水器性能稳定,海试团队水平不断提高,“这是一支英雄的队伍!”“7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这一深度的突破体现了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重大进步。”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说。

揭秘

创造深海奇迹的强大动力

把梦想写在深海,靠的是什么?每一个参加“蛟龙”号研制的科研人员、海试队员乃至普通工人,都会脱口而出: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这就是中国载人深潜精神。

“就是用这16个字激励自己,忘我奋斗,我们才能克服迈向深海的重重困难,才会有我国载人深潜奇迹的诞生。”“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说。

这位我国深潜技术的开拓者,曾被科技部领导称为“国家的宝贝”,为我国深潜技术,载人、无人多种潜水器设计、建造、应用以及海洋和深潜器工程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上世纪60年代,他主持与参与创建了我国最大深海模拟试验设备群和潜水器耐压壳稳性试验技术;80年代开始,他带领团队创造性地研制了单人常压潜水装具和多种水下机器人,是业内公认的载人深潜领路人。

2002年6月11日,“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获准立项之际,时年67岁的徐芑南临危受命,勇挑总设计师的重担。如今,十年过去了,已近耄耋之年的他仍然战斗在载人深潜的第一线。

中国载人深潜虽然起步较晚,但一步一个脚印,直到跻身世界前列,靠的是团队中每一个人踏踏实实的钻研和严谨务实的实践。

“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海试现场副总指挥崔维成,一路伴随着“蛟龙”号的成长。2009年8月,“蛟龙”号开始进行1000米级海上试验,首次下潜极具挑战性,崔维成主动请缨,带领两位年轻人进行首次下潜试验。

与驾驶太空飞船的航天员一样,驾驶载人深潜器的潜航员也是一项危险性大、责任更大的工作。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深海的哥”的叶聪,是“蛟龙”号的主驾驶员。2005年,中美两国首次联合开展深潜科考,我国派出了一名科学家和五名工程师组团出征,叶聪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参与美国的载人潜水器Alvin工程下潜的第一个中国人,完成了两次2200米深度的下潜任务,为我国进行更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和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潜航员付文涛、唐嘉陵都是“80后”。他们说,操控潜水器下潜深海作业,不仅对潜航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更考验潜航员在未知环境中的心理状态,潜航员在直径只有2.1米的封闭空间里,常常一坐就是八九个小时,需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具备超人的耐力和心理承受力。

(综合新华社)

新闻推荐

凯蒂更换保镖团队

美国当地时间7月2日,正处于离婚事件风口浪尖的凯蒂·赫尔姆斯正式在公开场合亮相,这是自她上月底提出离婚后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如今的凯蒂不但更换了保镖团队,而且已经摘掉了手上的婚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