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拒绝消费“状元” 清华北大当带头

成都商报 2012-06-11 17:31 大字

□秦淮川 南京

9日,清华大学高考招生工作正式启动。该校承诺,今年将不公布录取“状元”考生数目。

每年高考一结束,名校争抢“状元”便成一场大戏,且高潮迭起。如今,清华承诺不公布“状元”数,给“状元热”降温,值得赞赏。但是,仅仅承诺不公布“状元”数目,意义还十分有限;不争抢“状元”才更显诚意,更有正面导向意义。

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不久前说,“北大清华几乎招去了所有的状元,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怎么样?如果继续争状元,过去让我钦佩的北大清华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这一观点赢得了南科大校长朱清时的极为赞同。朱清时透露,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

香港大学黄依倩说,“一定要打破一个观念,高考成绩最好的学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人才。”事实确实如此,坊间有一个所谓“第十名现象”:一些尖子生踏上社会后表现并不突出,而那些成绩在第十名上下的学生却在工作中常有出人意料的优秀表现。比如,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上学时成绩就总是在十名上下徘徊。据统计,自1978年恢复高考至今,我国共诞生了3300多位高考“状元”,其中却少有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才。

这样的道理,清华北大不是不懂,但每年高考录取时两校却总是不遗余力地争夺“状元”。北大清华对“状元”的追逐具有不良的导向意义,导致社会上“状元热”高烧不退。有的考生明明考得不错,为了当“状元”甚至选择复读。

尽管清华2010年即表态不公布“状元”数,但争抢“状元”的脚步并未停止。去年10月,在“出分填志愿”的省份,清华和北大招生组对高分考生做出各种承诺,以高额奖学金争抢各地的“状元、榜眼、探花”,已是公开的秘密。而清华大学给高分考生开出的条件,一般比北大更加优厚。更有甚者,两校还将争抢“状元”延伸到了自主招生阶段:北大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制”,“预定”优秀考生;而清华紧随其后推出“新百年领军计划”,给所谓优秀生更优惠的录取条件。所以说,不公布“状元”还很不够,重要的是不争抢“状元”。

新闻推荐

社区大学晋升顶级名校的黄金跳板

社区大学是北美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上课时间灵活、师生比合理、所授课程多、入学条件低等特点,一直为北美高中生及其家长所推崇。对于有志到北美留学的学生来说,社区大学的优势也很明显。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