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国外同行敬羡 以创新续写未来 ——记天宫神八成功对接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功勋团队”

攀枝花日报 2011-12-18 09:49 大字

□新华社记者 罗争光 王道发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浩瀚天宇成功实现“太空之吻”,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16日举行的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作为承担对接机构技术、低轨高压电源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共有12人被评为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2个研究单位被评为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另有多名个人及集体获得其他表彰奖励。

技术攻关:“不让任何问题过夜”

周末加班、节假不休、大年三十下午还在开展技术论证……这样的生活对于上海航天系统的技术人员而言,虽有遗憾,但的确已经习惯。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副总设计师张崇峰告诉记者,“不让工作误点”,是上海航天人基本的大局意识。有一年年底,因为一个传感器出了一点故障,全体技术人员连续加班查找、分析问题,一直奋战至大年三十傍晚6点,春节休息一天,正月初二又开始上班了。

811所的副总工程师陈启忠,从1995年开始独立负责神舟飞船电源系统充电控制器、安时计等设备的设计和研制,成功运用于神舟系列飞船。39岁的他虽然承担了天宫一号电源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的重任,但对于家庭和孩子却心存愧疚。“有一回,我难得答应了老婆下班后去接孩子,结果下班出门之后忽然想起来,我还不知道孩子在哪里参加补习。”张新伟是804所飞船项目办主任。“我们很多年轻技术人员,24小时加班是家常便饭,‘不让任何问题过夜\’是我们不成文的约定。”张新伟说,常常会有技术人员因为项目进度推延婚期,有些人更是长期住在单位,自己其实特别不忍心,“但他们都表示无怨无悔,因为航天事业伟大而崇高。”说到这里,素来沉稳的他居然抑制不住感情,泣不成声。

研究团队:“美国和俄罗斯同行非常羡慕”

在张崇峰眼中,团队能获得诸多的荣誉固然欣慰,但更令自己欣喜的是这批年轻的技术骨干。“16年来,虽然也有人另谋出路了,但我们很好地完成了新老交替,现在这批30岁出头的年轻人,很多已经成为技术带头人了。”

据介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执行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两支试验队近250人,其中40岁以下青年人有164人,占到总人数的66%,平均年龄36.84岁。“这是美国和俄罗斯航天技术界非常羡慕的,也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张崇峰说起来颇显自豪。

新老交替、薪火相传。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航天事业的陶建中研究员,退休后仍然奋战在对接机构研制一线,带领空间对接机构综合试验台研制团队的年轻人钻研攻关。对接机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柏合民博士,带领对接机构设计师队伍耗时一年多,进行了几百次试验,终于实现对接机构连接分离关键技术高指标的要求。

科研四部部长叶勋认为,除了年轻,上海航天系统的研究团队让美国、俄罗斯同行敬佩又羡慕的还包括在共同攻坚过程中形成的系统工程能力,“我们航天系统已经具有强大的协作能力和大局意识,我们不仅仅考虑各自系统的设计方案,还要协同做好其他单位出现技术变化时的应对预案,不会各自为战。”

陈启忠介绍说,今年我国某型号的火箭出现故障,天宫一号因为属于同一类发动机,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北京总指挥部门作出了推迟发射的决定。正常情况下,高压电池的技术要求是发射前需要一个月激活一次,“推迟发射决定作出后,我们的技术团队迅速反应,立即集中技术人员开展重新激活的技术论证和制定技术保障方案,经过日夜加班工作,我们在短短三、四天内完成了数据分析,按照任务要求完成了重新论证工作。”

成长之路:“自主创新决定未来”

16年的航天技术研发历程中,上海航天人一个共同的感受是,航天技术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国外在大部分技术方面采取对我国封锁的态度。

陈启忠记得,有一次要购买国外一家公司的电源器件,周折了好几波、最终才买到这种器件。“国外的技术封锁,让我们感觉很不是滋味,这更加激励我们要通过自主创新研发自己的技术,最后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掌握的技术比外国更加先进。事实上,航天技术自主创新的推进,也带动了新材料、新能源等众多领域的创新发展。”

今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上海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颁发了首批15项专利证书。据了解,我国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自主研制的“导向板内翻式的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和地面试验系统,共向国家申请了45项专利,首批颁发的15项专利包括飞行器对接装置、空间对接缓冲机构试验台等。

张崇峰一直津津乐道的是,有一次俄罗斯等国专家前来参观由805所牵头、汇集国内多家单位自主研制的对接机构地面试验系统,“对我们这套系统的空间对接综合试验台评价很高,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试验系统\’。这对我们是一个激励,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未来,只能靠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

(据新华社上海12月17日电)

新闻推荐

“婚前失贞”该受到道德谴责吗?

□苏秦湖北鄂州的38岁涂世友女士,花千元创建“贞操网”想劝世人保住婚前贞洁,为了证明自己,她还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在武汉同济医院的处女鉴定报告。在中国的传统道德观中,“守贞”情结是很重要的一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