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力量才是真正“红利” □董碧辉

攀枝花日报 2011-03-17 20:04 大字

两会落幕,十二五规划出台,种种迹象显示,我们开始不再执着于保8,不再执着于GDP,这是一个好现象。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提到要扭转唯GDP的观念,有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中国的振兴不单在经济总量,根本在人才和科技进步。通过改革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我以为有两个数字比GDP更为重要,一是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是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两条就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创新力量,这才是最有力、最持久、最可靠的发展因素。”

GDP作为一个数字,确实反映的是一国经济活动的总量。但是并不能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譬如说修一座桥,可以增加GDP,将它拆了,也可以增加GDP,修了拆,拆了修,桥最后仍然是一座,可GDP却可以翻上好几番。总而言之,一个国家要重视经济发展,但是把GDP供奉起来,顶礼膜拜,就有点走火入魔了。在GDP一叶障目之下,真正重要的东西就被我们忽视了。

比如说教育,确实比GDP更值得我们关注,可是我们老是把4%的目标当儿戏,教育欠账欠了十年,欠了1.6万亿。教育是百年大计,在GDP冲动面前,百年大计便被抛诸脑后了。这一点上,我们真得学学我们的邻居日本。二战后日本满目疮痍,可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教育的异常重视。正如原日本文部大臣荒木万寿夫所说的那样:“明治至今,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的速度惊人,为世界所注视,造成此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与发达。”日本教育经费的投入一直高速增长,几乎每五年翻一番,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上世纪70年代中期超过5%,80年代接近6%,这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也位居前列。教育的普及给日本造就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成为日本现代经济起飞的基础。

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这里的人力,不是单纯的劳动力,而是知识化的人力。对于中国来说,“人口红利”已经吃得差不多了,2月份,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经出现逆差,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建立在低廉劳动力基础上的低价出口商品,相较于我们要进口的大量紧缺资源、技术产品来说,并不占有贸易优势。“人口红利”之外,我们需要的是另一种红利,“知本”红利,大量受教育人口与科研相结合而产生的“创新红利”,只有这种创新的力量才是“最有力、最持久、最可靠的发展因素”。 

(据3月16日《钱江晚报》)

新闻推荐

近九成人不了解“自体输血”

2010年下半年开始,各地频频出现“血荒”现象,医院用血紧张受到社会关注。医疗实践证明,采用“自体输血”,用自己的血救自己的命,可以帮助缓解用血紧张状况。然而,来自人民网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2...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