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为后进生成长输送精神营养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很艰难、很缓慢地感知、理解和识记所学东西的所谓的“后进生”,大多数老师都相信,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压力,只有把他们的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认为这些学生只要读“正书”就行了,不应该去读其他的什么东西,以免分心。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教会学生求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外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开卷有益”也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
如果学生的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课外书籍,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孩子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应该靠补课,也不应该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是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种阅读,在后进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借助于阅读发展后进生的智力。后进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会越活跃。但这并不是说随便读什么、随便怎么读、随便读多少书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的数量,这对于改变当前孩子们普遍读书太少的现状是非常重要的。但数量是相对的,读书必须把数量和质量联系在一起,会读书比读多少书更重要。后进生的阅读应该从三个方面去要求:第一,他们要有读书的强烈愿望;第二,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三,要有科学地读书方法。对于后进生,教师更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去引导、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说的。所谓“医愚”,从养生保健方面来说,就是可使人开朗、消怒和化郁,因为读书是积极的思维方式,能使大脑产生一种叫做神经肽的高级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增强细胞免疫力,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我想这应该是非常适合后进生的。事实也如此,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小的时候在写作方面就属于后进生,他总是在措词优美,条理清晰等方面欠缺一筹。为此,他的父亲鼓励他多读书,并把自己认为好的记下来,再用自己的语言阐明道理,然后与原文对照,比较彼此的优劣。富兰克林遵从父亲的教诲,从此多读书,读好书,并作读书笔记,时间一久,他不但写作有了很大进步,甚至还能发现书中的不足之处。
另外,课外阅读还有助于培养后进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传道、授业、解惑”已经不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代之以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展为重点。从这一理念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得到培养。让后进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本身就是尊重他们个性的表现。当他们由老师指定的读教科书转为开放式阅读,本身就极大激发了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所以,加强课外阅读,对后进生尤为重要,“同沐四季风,共享读书乐”,让后进生也与书交朋友吧!让课外阅读,为后进生的成长输送精神营养! (市第六小学 蒋永敏)
新闻推荐
新华社曼谷4月2日电(记者史先振)泰国民间人士2日在首都曼谷举行集会,签署请愿书反对解散国会下议院和修改宪法,并呼吁“红衫军”遵守和平集会的承诺。当地时间2日14时许,来自泰国著名学府朱拉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