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学生未完成作业,原因竟有10多种?武侯区女教师翻译《行为干预指南》助力教育工作

华西都市报 2017-03-08 10:26 大字

《行为干预指南》助力教育工作

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生无法控制情绪,学生之间不能融洽相处……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折射出背后复杂的原因。最近,武侯区特殊学校的老师联合区内其他多所学校的老师完成了一项重要工作,26名娘子军把全英文的《行为干预指南》翻译成中文,这对包括普通学校在内的老师来说,就是请来一位无声的师傅。

去年年底,武侯区特殊学校校长蔡晓莉到加拿大学习时,接触到了英文版的《行为干预指南》,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学生在校常常发生的253个问题行为。蔡晓莉决定将“宝贝”带回成都。武侯区特殊学校作为翻译工作的牵头人,在工作群里发起号召。一天之内,三河小学,机投中学,川大附小清水河分校,晋阳小学等多所学校的老师们就把任务领走,这让校长蔡晓莉非常感动。

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或许在家长和老师看来,无非就是学生偷懒,或者是对知识掌握不牢固,无法完成。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或许对于年轻的老师们来说,这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而这本指南,分析了10多种可能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让老师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想办法。杨丽民是武侯特殊学校的年轻教师,也是此次编译工作的志愿者之一。“能够作为志愿者参与编译,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杨丽民说,此次编译也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以后遇到“问题学生”,不会一味地急躁,而是不断排查可能的原因,找到对策。窦单妮同样承担了此次编译任务,整个假期花了大部分时间做这份工作,“我发现想要做一名好老师,不能简单粗暴,这本书上教会我从多方面去思考问题。”

蔡晓莉校长说,特殊学校学生问题行为多,普通学校学生同样会出现行为的问题,一线老师尤其是新教师很需要教育技术的支持系统。武侯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承担了为一线老师提供支持的任务,这份中文版的指南将作为工具书,为教育工作者遇到难题时给出相应的灵丹妙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寰

新闻推荐

情人节,没有酒来助兴哪能行

情人节到了,在这个浪漫的节日,只有巧克力和玫瑰花似乎单调了些,如果能有几杯美酒,为浪漫氛围增加些催化剂,岂不更好。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款不同的美酒,它们适合不同性格的情侣来表达爱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