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零开始路难行“资深”白领面临下岗困惑

内江日报 2013-04-16 05:29 大字

如果说之前的“4050”特指二三十年前国企改制中正值中年的下岗人群,那么眼下受到裁员风暴袭击的高薪高龄白领正在成为新“4050”。很多高级白领在外企呆久了,习惯把企业名片上的职位等同于个体价值,可当他回到市场就会发现自己“缩水”得厉害。

上月,曾经很让人羡慕的汇丰人寿豪华直销团队宣布解散,一批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精英保险顾问们失业了……2013年伊始,新一轮“裁员潮”再次袭来,而在企业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市场不再重演2008年的“豁免”局面。自去年以来,汇丰、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松下等跨国公司相继曝出裁员信息,尤其是在一些制造型企业,受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外企白领的下岗潮比估计的来得更快。

“资深”白领面临危机

“不单是媒体的报道,我从周围也切实感受到了这股寒流。”电子商务网站敦煌网首席执行官王树彤在博客中写道,多年前在外企的多位老同事先后在公司全球性裁员中失去了工作。“毋庸置疑,过去十多年间外企员工的饭碗是镀金的,可观的薪金、优厚的福利加上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规范的管理制度,白领精英们获得了相对丰厚的回报。但许多人并没有想过镀金饭碗也有被敲碎的一天,不知不觉中第一代白领目前已经超过40岁甚至接近50岁,而接近40岁的70后资深白领目前也占了职场相当大的比例。”

高龄、高薪特别是没有机会升至高级管理层的老白领,在人才市场上渐渐失去优势,外企高效的培训体系有能力培训出一大批合格的年轻员工替代成本高昂的老白领。王树彤尖锐地指出,“如果说之前的‘4050’特指二三十年前国企改制中正值中年的下岗人群,那么眼下受到裁员风暴袭击的高薪高龄外企白领正在成为新\‘4050’”。

重入职场难以“归零”

十多年前,张小姐从复旦毕业,初入职场到一家世界知名咨询公司工作后没多久,就赶上公司大裁员。“当我在电梯里看到衣着光鲜的公司中层互相打听有没有找到新工作时,突然间觉得他们的境地可能比我们这些刚出学校的小白领都不如。”张小姐感慨地说,相比之下,高薪高龄的白领在企业发生变化时更容易被裁员。时至今日,担任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的张小姐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很多高级白领在外企呆久了,习惯把企业名片上的职位等同于个体价值,可当他回到市场就会发现自己‘缩水\’得厉害。”

王先生正处在这样一段迷茫期。他是一家跨国企业上海工厂的负责人,因为公司全球战略调整,工厂面临关闭,王先生成了工厂关闭项目的负责人。王先生一方面与员工谈论着离职事宜,一方面自己的去留也成了难题。尽管公司为自己提供了一个新的职位,但上班地点远在另一个城市。多年在外企的稳定收入已让王先生一家习惯了中产阶级的生活,太太全职在家。到外地上班并非自己所愿,但要在本地重新找到这样一份相当的工作实属不易。虽然有一笔可观的赔偿金,但王先生难以找回从零开始的心态。

“居安思危”提前转型

这是另外一位资深白领的故事。1996年大学毕业的他去了香港进入银行工作,学语言的他从头开始学习金融专业知识。两年之后,他毅然辞职赴加拿大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加拿大的银行业一路打拼至总监职位。当他感觉到遭遇职业“天花板”的时候,他选择回到充满机会的陆家嘴成为另外一家银行的高管;当纽约总部为他提供新的机会时,他又毫不犹豫举家搬迁……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似乎一直有一种力量让他去接受新的挑战,丝毫看不到人到中年的惶惑和迷茫。

1992年进入外企工作的杨先生则是成功地完成了从“白领”到“老板”的转型。早在2003年,打拼了10年的他感到在外企的工作过于安逸,不再具有挑战性,正巧公司推出个人离职方案,便主动砸掉了手中的金饭碗开始创业。又是10年过去,杨先生已是事业有成,当他看到原来的公司风光不再、当年的老同事也纷纷离职时,很庆幸当初自己的选择。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或许对于每一位职场人士来说都该是必备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做自己职业和生活的主人。(新民晚报)

新闻推荐

默里获温网男子单打冠军

英国名将、2号种子默里10日以3比0击败25岁的加拿大“重炮手”拉奥尼奇,赢得2016年温网男单冠军。默里时隔三年再获大满贯冠军,这是他收获的职业生涯第二个温网冠军,也是第三个大满贯奖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