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联合利华加大健康品牌业务 宝洁大幅裁员1600人

南方都市报 2012-02-07 15:41 大字

如果说去年11月公布截至9月底的财报时,宝洁净利润同比下跌2%并向员工公布自愿提前退休计划的现实已让整个日化行业唏嘘不已,那么龙年伊始,两大日化巨头的共同遭遇更是令业界整体背脊发寒。联合利华2011年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20 .42%至7 .6亿欧元,宝洁同期的16 .9亿美元净利润更同比前年的33 .3亿美元大幅下滑49%.

应对业绩不景气,联合利华表示要加大健康产品业务,而宝洁决定裁掉1600名员工。两大巨头一致称成本上升是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而同属日化行业的雅诗兰黛则最新公布获得了15%的盈利增长,或许真的只有高端日化产品才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联合利华净利润下滑两成

联合利华财报显示,其当季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1%至115.64亿欧元,净利润下滑20 .42%至7.6亿欧元,2011年营业额464 .67亿欧元,较2010年的442.62亿欧元增长5%,净利润42 .5亿欧元,与之前的42 .44亿欧元基本持平,虽然上调了售价和采取了节省成本措施,毛利仍下降了180%.

具体至四大业务而言,个人护理板块由于男士产品的带动,销售额上升18%至154 .71亿欧元,占全部的33 .29%;家庭护理板块销售额为82 .06亿欧元,占17 .66%;食品业务共销售139 .86亿欧元,占30 .1%;点心及饮食策划达88 .04亿欧元,占18 .95%.而从不同地区看,包括亚非在内的新兴市场全年销售达189 .47亿欧元,已占40 .78%.

事实上,早在2006年,联合利华全年销售额就达396亿欧元,近5年由于整体业绩增长缓慢,平均增速不过3%.五年销售提振计划中,公司剥离了1200个失败品牌,其中包括法、德、意等市场运营的Iglo、B irdsE ye和F indus等品牌。但一边出一边进,2009年拿下美国莎莉集团旗下Sanex,2010年以37亿美元收购美国个人护理用品公司雅涛,去年则以3 .9亿欧元收购俄罗斯化妆品制造商O JS CC oncern K alina 82%股权。联合利华的流动资金也因此从2010年底的34亿欧元下降至31亿欧元,负债金额却从67亿欧元上升超30%至88亿欧元。

宝洁去年广告投放93亿美元

与联合利华相比,老对手宝洁虽然销售收入微增4%至221.4亿美元,但净利润下滑更为明显,大降49%至16.9亿美元。

“宝洁利润下降的原因有二,一是广告费用和市场推广成本的上升,包括促销人工和物料等,二是与雅诗兰黛、欧莱雅等公司相比,高端化妆品较匮乏。因此其内部一直在为成为大型化妆品公司努力,发展高端产品,延伸产品线,意图提升纯利。"广东精实营销总经理冯建军向南都记者表示。

而波尔曼对联合利华“未来将把工作重心转向长期的健康业务"的表态,虽然并未足够明确至业务板块,但抛售多个冷冻食品品牌的举措,或许证明了上述品牌业务并非“带来可持续经营利润和强大的现金流"的领域。相比之下,新并购的雅涛与Sanex显然更具吸引力。

与联合利华大规模进行“品牌吞吐"不同的是,宝洁近来收购传闻只有拜尔斯道夫一个。而该事件也仅行进至CEO麦睿博口头表态,德国赫兹家族拒绝的阶段。宝洁显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人"的收放举措之上。前一季度财报公布时,宝洁便向全体员工提出了鼓励提前退休计划,而最新季度财报则直接提出将裁员1600人。“2009年因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影响,日化行业出现一些裁员情况。但如今除了促销时期临时人员流动会很大外,行业整体应不会再现当年的大裁员,宝洁应当只是个案。"冯建军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宝洁全球雇员近10万,去年招聘了2000多名新员工,但主要集中在制造类,而本次裁员则主要集中在营销和推广类。作为全球最大的广告主,宝洁2008年广告投放已达85.2亿美元,为了降低这一开支,2009年宝洁中国便取消了代理公司亲自上马谈判,节省了占3%-5%的中间费用。即便如此,全球2009年广告开支75 .19亿美元,但2011年则飙升至93.15亿美元,大幅上涨23.9%,同期销售额却仅增7.6%.

CTR数据显示,2010年宝洁仍以341亿的费用占据中国广告投放首位。公司C E O麦睿博公开表示,不能再无限制地提高广告预算,且会将投放渠道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

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保罗·波尔曼和宝洁首席财务官乔恩·默勒均将净利润的下滑归因为原材料成本的显著上升。南都记者注意到,去年第四季度的国际原油价格相较前一季度一桶攀升了10多美元。业界人士表示,其他原料及人工成本也在这一季出现升幅。但高端品牌雅诗兰黛刚刚发布的财报则尽显优势,当季销售额从同期的24 .9亿美元增长至27.4亿美元,盈利从3.44亿美元,增长至3.97亿美元,并上调了财年盈利预期。

新闻推荐

强生“双重标准”的秘密

在消费品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天然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于身处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来说,由国家权威部门制定的“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便成为“评判产品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