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怎样应对联合利华们的挑战

中华工商时报 2011-05-17 08:17 大字

宝洁公司CEO近日表示,由于石油价格依然偏高,不排除其产品涨价的可能。此前,因为联合利华“放风"说要涨价,曾被国家发改委“约谈",并处以罚款。如若说联合利华的“放风"还属于一种“试探",那么宝洁的举动更像是跨国公司发起的一场挑战。

联合利华与宝洁是全球两大“日化帝国",在中国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显然,一旦这些跨国公司大企业串通一气“联手"抬高价格,对国内日化产品市场将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前些时候,多个城市受产品涨价传言的影响,出现了洗衣粉、洗发液、洗面乳等日化产品“恐慌性"抢购的现象,实际上已经造成了市场混乱。

包括个人护理产品、口腔护理产品、化妆品以及家庭清洁产品等众多产品在内的日化产品市场是一个需求巨大、潜力可观的市场。有数据资料表明,自2000年以来我国日化市场的平均增长幅度为23.8%,最快的年份甚至达到了42%的增长速度。2010年,中国的日化市场销售额预计超过2100亿元人民币。如此大的市场,又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当然值得重视。但问题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日化市场全面放开,联合利华、宝洁、高露洁、欧莱雅等等跨国企业长驱直入。他们利用自己的资金和品牌实力,将国内的一些很好的企业挤垮,或者收购过去。然后,除极个别品牌外,将其余一些品牌“雪藏"起来,使之逐渐退出市场,销声匿迹。由此,不知不觉中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成为可以在市场上呼风唤雨“操控"价格的霸主。

如果说,联合利华、宝洁们在高档化妆品、中高档日化产品上一统天下,称霸市场,或许还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连牙膏、肥皂、洗衣粉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也受其掌控,问题就复杂而且严重了。此时,由政府部门出面“约谈",并非根本办法,亦有干涉市场竞争之嫌。我们知道,中国的日化行业是完全放开、充分竞争的行业。

因此,要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只能依靠本土企业的努力。应该看到,尽管这些年有不少本土企业、本土品牌被挤垮、被收购,但仍有一些企业在顽强地坚守,并且通过对市场和消费者的了解建立了成功的经营模式。一旦这些企业抓住机遇,加大科技投入和产品的研发,不断塑造高端时尚的品牌形象,那么,本土日化产品占据市场制高点,收复失地,并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需要做两件事情:其一,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打击任何“串通涨价"扰乱市场的行为,遏制行业垄断;其二,以政策、资金等方式大力扶持本土企业,帮助本土企业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珀莱雅遭遇发展困局 品牌上移渠道下沉

许多人对“珀莱雅”这个与“欧莱雅”极其相近的品牌的认识,不是从货架上或者使用口碑中,而是从电视这种受众面广泛的大众传媒里来。近年来,随着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一干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