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股市> 正文

综合保税区盘活闲置资产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潍坊日报 2020-06-02 08:04 大字

本报讯(记者马林峰)今年,综合保税区认真组织开展保税主业攻坚年,动员全区上下“心无旁骛抓住主业,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呈现出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新项目、大项目陆续开工,原有企业不断扩产增量,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产业链条不断拉伸,进出口业务逐月攀升。该区在有限的土地上,实施“亩均论英雄”的倒逼机制,最大限度盘活闲置资产,激发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成为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的新样板。

综合保税区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业态越来越多,发展空间越来越受限,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尤其是去年实施开发区改革后,辖区面积进一步缩小。一边是强力推进的“双招双引”,一边是现有土地供应紧张。如何破解这一“瓶颈”?综合保税区正视现实,手心向内,认真研究保税政策,走好内部挖潜之路,充分用好辖区每一寸土地、每一份资源,努力提高“亩产量”。

综合保税区对辖区规划进行完善,对环境进行优化提升,对每个企业进行梳理,根据业态、规模、所占土地、厂房等综合考察分析,与重点企业负责人座谈,将企业现有产业与保税主业、保税政策等结合,引导他们用好用活保税政策,认真征求企业需要区管委会帮助解决的困难和促进发展的意见。辖区重点企业,提出了进一步扩大投资,膨胀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发展思路,区有关部门帮助论证,制定帮扶方案,优化发展环境,安排工作专班,做好配套服务。对于经营不温不火的企业,分析产品技术和市场情况,积极帮助开拓市场,让企业尽快做大。对处于停产关闭状态的企业,主动与投资者座谈,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产品结构,促使项目“重生”,让厂房和土地得到利用。对不对路的产业,开展保税主业辅导,摒弃“抱残守缺”的思维,抓紧转型发展,上档升级。对经营不善长时间关闭的企业,区管委会主动与企业“面对面”,按照当年落户时的约定,帮助分析企业“无力回天”的原因,对厂房、设备等进行评估,寻找合作伙伴,寻求重生的路子。对有些一直没开过工的“僵尸企业”,依照法律法规,加大清理力度,让他们推出园区,“腾笼换鸟”,对辖区违章建筑,一律拆除,恢复土地原貌,推进土地重新使用和“二次开发”。

综合保税区内由龙威集团投资建设的嘉丰化工项目,占地32亩,建设办公楼1900㎡、厂房7000㎡。由于投资者自身原因,迟迟没有投产,造成土地荒废,杂草丛生,当初的优质项目变成烂尾工程,留下一笔“烂账”,区有关部门多次帮扶,企业一直表示不具备继续投资启动能力。今年,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大力开展“双招双引”,突出“保税主业”开展项目对接,引来了金键集团投资项目。可是,因为缺乏合适的建设用地,项目迟迟没有落下。综合保税区投资公司积极发挥其融资和服务项目发展的职能,为金键集团和龙威集团牵线搭桥,来回穿梭,当好“店小二”,为促成合作提供全方位服务,最终达成金键集团收购龙威集团股权合作意向,变“两难”为“一好”,有效破解了“一边是好项目缺少合适土地无法落地,另一边项目关闭造成土地长期闲置不用”的困局。推进过程中,由于龙威集团涉及股权纠纷等多个法律诉讼,加之最初的建设工程基础资料不齐全,龙威集团感到困难重重,难以破解,致使收购工作一度陷入僵局。龙威集团一度产生了退出的念头。对此,区财政金融局主动参与、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对存在的问题症结,逐一梳理,创新思维,商定解决办法,与龙威集团股东逐个分析长期闲置的弊端,阐明项目盘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龙威集团重新回到谈判桌。综合保税区投资公司凭借国有公司信誉保证,主动为股权交易提供第三方担保,消除双方疑虑,经过4个月协调努力,金键集团最终完成对嘉丰化工项目股权收购,成功将闲置资产盘活,新项目尽快落地,实现了多方互利共赢。

针对辖区内有些厂房、楼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对辖区大企业进行牵线搭桥,成功实现厂房租赁,解决了部分企业急需产品仓库和生产车间。同时,保税区管委会对原来的公寓、沿街楼等进行修缮,不断完善配套、功能,招来不少新企业、新项目,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了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了“亩均效益”。

新闻推荐

刺激!大盘突破的可能性有多大?

纠结的五月行情刚刚结束,六月行情就迎来一根长阳线,这样的开门红实在是刺激!沪指放量大涨63.08点,以2915.43点报收,涨幅达2.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