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股市> 正文

证监会再成被告 瑞华有多大的底气?

金融投资报 2019-09-07 01:20 大字

■牛人说市

■ 曹中铭

广受市场关注的瑞华状告证监会一案,于8月27日在北京第一中院开庭审理。个中的原因为,因对于*ST华泽的审计工作没有勤勉尽责,证监会对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处以罚没520万元的处罚。瑞华所不服,于是将证监会告上法庭。

近些年来,证监会坐上被告席已不是什么新闻。不过,中介机构打赢与证监会官司的,却还闻所未闻。因此,此次瑞华所状告证监会,最终的结果或许已经注定。

从媒体披露出来的信息看,瑞华所与证监会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瑞华所是否做到了“勤勉尽责”。而从证监会此前对于中介机构的处罚看,未勤勉尽责成为众多中介机构被处罚的主要理由。根据证监会的调查,华泽钴镍在2013、2014年度和2015年上半年累计发生向关联方提供资金的关联交易8.9亿元、30.4亿元、14.9亿元,分别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84%、258%、106%,截至2015年6月30日关联方资金占用余额达13.3亿元。瑞华所作为华泽钴镍2013、2014年年度报告的审计机构,对上述两年年度报告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基于此,证监会认定瑞华所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的情形,瑞华所在对华泽钴镍2013年度、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时,未勤勉尽责。证监会根据《证券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的规定,对瑞华所作出了处罚。

庭审中,瑞华所表示,审计工作中,审计的基础是会计财务资料,如果被审计对象没有提供相应的会计资料,审计单位很难做出正确审计。表面上看,瑞华所不无道理。但对于中介机构而言,既要具备职业操守,也要具备职业胜任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如果不具备职业胜任能力,那么根本就不应该从事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也不应该在不具备能力的情形下,就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从另一个角度上讲,既然瑞华所无法审查出上市公司的相关问题,那么本身就是未勤勉尽责。因此,对于瑞华所与证监会争论的焦点问题,个人以为,瑞华所方面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实际上,瑞华所堪称是一家问题会计师事务所。据统计,近四年来,瑞华所被证监系统处罚了6次,处罚涉及的公司会计年度集中在 2012、2013 和 2014年。就在瑞华所状告证监会开庭的当晚,因在零七股份2014年年报审计工作出现违规违法行为,瑞华所被深圳证监局没收55万元的业务收入,并处以55万元的罚款。

除了6次被处罚外,瑞华所目前涉及的还有康得新巨额财务造假案,以及千山药机年报审计未勤勉尽责的案件,而瑞华所本身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康得新因2015年至2018年连续四年财务造假,且累计虚增利润119亿元,导致瑞华所最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由于康得新造假案已基本上被定性,因此,瑞华所今后还会遭遇证监会的处罚,或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多次被证监会处罚,如今又被立案调查,瑞华所是否会被证监会撤销证券从业资格,至少在目前看来,需要打一个问号。对于瑞华所而言,认为处罚不公,状告证监会固然是其权利,不过,证监会根据调查结果,对瑞华所进行处罚,亦是其职责所在。双方实际上都面临同一问题,是否归位尽责?

瑞华所多次被处罚,目前两案件还没有结果,且自身被立案调查,要说瑞华所做到了勤勉尽责,显然有点勉为其难。对于瑞华所而言,目前所要做的,并非是什么状告证监会。这不仅不是明智之举,对自身业务的发展也没有任何好处,同时也会让市场人士感到“不可理解”。瑞华所应该进一步提升职业胜任能力,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更加勤勉尽责,防止再次出现诸如*ST华泽、康得新等闹剧的发生才是上策。

新闻推荐

扎牢保护网,沪深交易所谈科创板与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9月6日,第二届中小投资者服务论坛在上海举办,沪深交易所相关领导出席并就“强化适当性管理,维护投资者权益"发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