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面禁烟与官员的面子

兰州晚报 2010-06-01 08:10 大字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昨天是“世界无烟日”。这似乎在提醒这个社会,我们的孩子需要一个无烟的健康的环境茁壮成长。而在此之前,我国政府已承诺履行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从2011年起,在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高中时候,历史老师讲课,讲到明朝时烟草通过菲律宾吕宋岛传入我国,课本上有一句原话“为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老师深吸一口烟,似自语一般摇头言:“天知道,是贡献还是祸害!”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想,老师那时一定知道,他的很多学生已是资深烟民,而他只感叹却不批评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手中的烟卷也没有丢掉。

可以说,吸烟危害健康、污染公共卫生环境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在这已无须赘述。问题是,许多人明明知道有害,却为何丢不下手中的烟卷。

种种情形,让人不免对明年1月1日公共场所能否全面禁烟抱以极大的怀疑。因为在中国,缺的从来不是规矩,缺的永远是对规矩的遵守,而更要命的是不遵守规矩在很多情况下非但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反而是无上荣光倍有面子的事儿。别人做不了,也不能做的事儿,我能做,而且是大鸣大放地做,那就是有面子。这里禁止停车,但我的车能停,那就是有面子,这里进门办事需要排队,我不需要,只要招呼一声就能优先,那更是有面子。在国人的潜意识里,规矩只是给没有面子的人制定的,面子一大,就可以超越规矩,享受到特殊待遇,而且倍感荣誉。

一般来讲,官员比百姓更爱要面子。所以公共场所能不能禁得了烟,还要看领导是不是好面子。在会议室,尽管墙上挂着“禁止吸烟”的标志,领导可以无睹,照抽不误。谁要上前提醒他《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不让在公共场所吸烟,那就是不给领导面子,是犯大忌讳的。当然领导挣足了面子后,也不好意思要求下属遵守规矩。就好比当年的老师不批评他的学生烟民一样。和尚摸得,阿Q当然也可以摸得;领导能抽,自然大家也可以抽,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上行下效吗?所以,禁不禁得了烟,还是要看领导把面子看得重,还是把规矩看得重,还要看政府部门和官员能不能带头尊重规矩、遵守规矩。

这个道理不仅是公共场所禁烟这一件事。林语堂当年在《关于面子》一文中就曾说过:“除非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丢掉自己的面子,否则中国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不过,老百姓本来就没有什么面子,问题是当官的什么时候才愿意丢掉自己的面子呢?”

新闻推荐

曾荫权发表香港家书称已致信菲律宾总统全面调查此事

据新华社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28日在香港电台发表《香港家书》,对在菲律宾人质劫持事件中遇难的港人再次表示沉痛悼念。他表示,特区政府将加紧落实支援工作,并已致...

 
相关新闻